最是一年好时节,神州和煦喜迎春。在这生机盎然的日子里,全国治安管理工作会议即将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治安系统广大民警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是治安管理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
当前,全国公安机关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党委的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形势,按照“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切实履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保障者、促进者的光荣职责,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回顾奋斗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是做好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治安系统各部门及公安派出所在公安部党委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活动,狠抓“三基”工程建设,有力地推进了治安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版块:加强治安管理与防范控制 有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数字点击:
构建了覆盖街面、社区和单位内部的3张防控网络
通过巡逻共抓获违法人员和犯罪嫌疑人539.4万人
入室盗窃、入室抢劫两类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可防性案件年均分别下降5.6%、9.3%,盗抢银行案件减少一半以上
2006年全国中小学校发生的侵犯人身财产权利案件比上年下降19.7
% 圆满完成16万余场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
全国治安系统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大力加强流动人口、特种行业、娱乐服务场所和危险物品治安管理,严密社会面巡逻防控,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组织实施以确保首都安全为重点的“护城河”工程,强化大型活动、国防大型科研试验任务、重点建设工程、重要基础设施等的安全保卫,推出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治安管理水平和防范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1-1)特种行业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转变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方式 促进健康发展
近年来,公安机关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初步实现了对特种行业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从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单纯打击型向综合治理型转变,在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同时,促进了行业、场所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典当管理办法》、新修订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一批法规、规章的发布实施,公安机关对行业、场所治安管理的方式不断在创新中更加完善。如在娱乐场所管理方面,各地结合实施新修订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积极推广备案、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分级管理动态升降、专业保安员派驻、可疑情况报告等各项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同时细化了娱乐场所硬件设施标准,强化了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并普遍建立了娱乐场所自身巡查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推广建立了旅馆业、印章、机动车修理业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印刷业等一系列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行业、场所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打击违法犯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出显著效益。
(1-2)积极推进巡逻防控网络建设把巡逻作为一种主要勤务方式
各地公安机关主动适应动态社会环境下维护社会治安的要求,大力推动勤务机制改革,普遍把巡逻作为一种主要的勤务方式,精心构建巡逻防控网络,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摆上街面,同时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强化对高发案时段、高发案地区和高发案部位的巡逻防控,提高街面见警率,有力地防范和打击了街头“两抢”等犯罪活动。北京市公安局建立了“三层三级一中枢”的巡逻防控网络,强化了派出所、巡警队巡逻工作。上海公安机关实行“网格化”布警,健全完善派出所巡逻工作模式,构建具有特大城市特色的主动防控型巡逻网络。江苏省公安机关积极建立网格化布警、全时空控制的社会面巡防机制,并根据警情实行“红橙黄绿”四色布警,全省每天街面路面巡防民警达到1.4万人、保安力量达到3.4万人、巡逻车辆达到8600辆。巡逻防控网络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公安机关动态控制社会治安和快速反应能力,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2002年以来,全国仅巡警队伍就在巡逻中抓获违法人员和犯罪嫌疑人539.4万余人,收缴各类枪支3.5万支、子弹19.2万发及一大批违禁物品和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81.4亿元。许多群众反映,街面民警增多、夜间警灯闪闪,真切感受到警察无时不在、平安就在身边。
(1-3)环京“护城河”工程维护首都安全的铜墙铁壁
为确保在首都举行的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的安全,公安部部署北京及周边的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辽宁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开展了以治爆缉枪、重点部位防范、社会面防控和进京通道查堵为主要内容的环京“护城河”工程,在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中非论坛”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和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等专门工作中,成为首都外围一道严密的治安防线,为确保首都安全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2002年以来,在环京“护城河”行动中,北京及周边公安机关共收缴非法炸药10.7吨、雷管26.7万枚、导火索38.4万米;收缴各类非法枪支9583支、子弹9.7万发;劝返证照不全进京车辆26万余台(次)、人员18万余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600余人,实现了不使一枪一弹、一个危险人员流入北京的工作目标,确保了首都安全。
(1-4)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呵护祖国的未来
2005年6月,公安部推出了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各地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全面深入地开展了贯彻落实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全国学校的安全稳定。“八条措施”实行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先后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案件2.2万起,查处治安案件3.7万起,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各地普遍投入警力强化了对校园周边地区的巡逻防范,整治了一大批治安乱点,先后取缔违规经营网吧9577家、歌舞厅等非法经营场所2435家,有效净化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同时增设了一大批安全设施,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防范工作得到明显加强,2006年全国发生的涉校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19.7%。各地消防部门先后深入校园开展消防安全检查125.8万余次,整改火灾隐患13万余处。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开展了“运输学生车辆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2万辆,查处校车超员、超速等违法行为近15万起,取消了7740名不合格驾驶人驾驶校车资格。通过强有力的整治,涉及师生的交通、火灾事故大幅下降,2006年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受伤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13.7%、12%和20%。同时,各地还先后选派20.4万名民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在校学生万人犯罪率降至1.9,达到近5年来最好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进行的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群众对学校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5%,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的百分率比2005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比2004年上升5.2个百分点。
(1-5)强化金融安全保卫盗抢银行案件连续大幅度下降
各级公安机关始终把银行业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切实加强监督和指导,充分发挥银监部门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督促落实各项治安防范保卫措施,银行业安全保卫工作呈现出新局面。为全面强化银行业安全保卫工作,公安部及时研究制定了《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核及工程验收办法》(公安部第86号部长令),会同银监会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办法》,组织修订了《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2004)、《专用运钞车防护技术条件》(GA164-2005)等标准,有针对性地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提高了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公安机关均会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银行业安全大检查,促进了银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有效地维护了案件高发时期的银行安全。2002年至2006年,公安部接报的抢劫、盗窃银行案件下降了一半以上,抢劫银行案件的成功防范率平均保持在65%以上。
(1-6)依法严格管理枪支持枪犯罪案件年均下降8.8
%全国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认真履行《枪支管理法》赋予的职责,全面强化枪支安全监督管理,努力消除安全隐患,有效维护枪支管理秩序,有力地打击和减少了涉枪违法犯罪活动。各地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了枪支许可审批制度,普遍加强了对涉枪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了民用枪支弹药制造、销售企业的生产、销售行为,从源头上防止了枪支弹药流散社会和丢失、被盗案件的发生。同时,各地切实加大对公务用枪配枪单位和配枪人员的监管力度,确保了公务用枪的安全管理和使用,全国公务用枪丢失、被盗(抢)案件逐年下降,持枪人员涉枪违法违纪案件也明显减少。国务院发布《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后,各地公安机关对依法可以配备使用公务用枪的专职守护押运单位进行了重新审核,取消了一批不符合《条例》规定的配枪单位,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2005年6月,全国枪支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金盾工程一期二类项目开始了建设步伐,至2006年底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公安机关枪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2003年至2006年,全国发生的持枪杀人、伤害、绑架、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持续递减,年均下降8.8%。
(1-7)建立雷管编号制度 加强民爆物品流向监控 爆炸犯罪案件年均下降16.6
%为加强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广实施了雷管编号管理制度,建立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技术管理措施和信息化科技手段,强化对雷管等民爆物品的流向监控,有力地加强了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也为打击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自1999年起,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组织有关科研生产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开展了雷管编号管理技术研究工作。经过全力攻关,我国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工业雷管管理技术研究》课题于2004年12月圆满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和成果鉴定。目前,雷管编号管理制度已全面推广实施,与雷管编号管理相配套的民爆管理信息系统也已基本建设完成。实践证明,这一举措达到了对爆炸物品特别是雷管的“全程监控,终身跟踪,户籍式管理”的目标,有力地提高了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涉爆犯罪的能力,民爆物品非法流散社会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遏制,全国发生的爆炸案件连续5年持续下降,年平均降幅达16.6%。公安机关还利用雷管编号和民爆管理信息系统,相继破获了“2004?8?3”重庆解放碑爆炸袭警抢枪案、“2004?8?7”西安图书大厦爆炸未遂案等一批影响恶劣的爆炸案件。2006年12月,该成果被评为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第二版块: 深入组织开展打击整治行动 及时解决突出治安问题
数字点击:
查办治安案件2700万起,查处违法人员3400万人(次)
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73万起
2006年全国派出所破获刑事案件161.1万起,占全国破获刑事案件总数的72.8%;抓获逃犯12.8万人,占全国抓逃总数的45.7
%查破卖淫嫖娼案件83.3万起,查获涉案人员182万人;查获组织、强迫、引诱、介绍他人卖淫嫖娼团伙1.6万个,查获团伙人员5.5万人;打掉卖淫嫖娼窝点2.3万个
查处赌博案件209.7万余起,查获涉案人员778.8万余人,收缴罚没赌资207.3亿元
收缴各类非法枪支50.2万支、子弹840万发,收缴炸药1235万公斤、雷管1381.1万枚、导火索807.2万米
持枪犯罪案件年均下降8.8%,爆炸案件年均下降16.6%,投毒案件年均下降20.1
%全国治安系统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深入组织开展禁娼禁赌、治爆缉枪缴刀、整治毒鼠强等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积极参与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人民战争等专项斗争,始终保持了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及时扭转了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治安秩序混乱的局面,全国发生的持枪犯罪、爆炸和投毒案件连续4年保持较大幅度下降。
(2-1)依法查处治安案件积极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
针对社会治安面临的新形势,公安机关经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制定出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该法颁布后,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大学法”活动,并建立了治安行政执法指导工作机制,广大民警办理治安案件的水平不断提高。辽宁、山东等地积极推行案件查处四级管理、首接责任制、网上办案、审核指导治安案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制定出台公开办理治安案件等多项工作规范;哈尔滨市明确了治安调解和当场处罚等工作规范,简化了部分治安案件的办案程序;济南等地完善了阅卷登记、一案一评、疑难案件集体研究、民警执法档案等制度,减少了执法随意性。各地公安机关通过依法及时查处各类治安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2003年至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殴打他人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治安案件518万起,盗窃等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治安案件386万起;充分运用治安调解,调处各类纠纷573万起,其中调解治安案件214万起,积极化解了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2-2)深入开展禁娼禁赌坚决挤压社会丑恶现象生存空间
各地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禁娼禁赌工作,始终保持了对卖淫嫖娼和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在禁娼方面,各地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治安行动队的尖刀作用,重点打击组织、强迫、引诱、介绍、容留他人卖淫嫖娼和拉客招嫖行为,成功侦办了“日本游客在珠海集体嫖娼案”、“张伟团伙网上诱骗强迫妇女卖淫案”、“雷勇等人团伙特大网络招嫖案”等一批大要案件。2002年至2006年,公安机关共查获卖淫嫖娼案件83.3万余起,查获涉案人员182万余人;查获组织、强迫、引诱、介绍他人卖淫嫖娼团伙1.6万余个,查获团伙人员5.5万余人;打掉卖淫嫖娼窝点2.3万余个。在禁赌方面,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公安机关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以打击治理出境赌博、网络赌博、六合彩赌博为重点,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对赌博活动发起了强大攻势。2005年,公安部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国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取得了重大战果:出境赌博活动得到有效治理,共取缔境外赌场在我境内设立的代理机构30个,打掉为境外赌博活动提供条件的地下钱庄19家,迫使102家边境地区境外赌场停止营业;网络赌博活动受到重创,共取缔、封堵境内外涉赌网站2174个,成功侦办了北京市“12?23”网络赌球案等一大批网络赌博大案,台湾“宝盈”等网络赌博公司在我境内的组织网络被成功摧毁;六合彩赌博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柳州市王辉、白海蓉六合彩赌博案”、“福建省南平市欧阳思吉等人六合彩赌博案”等一批大要案件被成功侦破。各地还严肃查办了“吉林延边自治州蔡豪文出国赌博案”等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赌案。2005年专项行动后,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了禁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综合治理格局正在形成。2002年至2006年,公安机关共查处赌博案件209.7万余起,抓获涉案人数778.8万余人;收缴罚没赌资207.3亿元。
(2-3)铲除毒鼠强祸患投毒案件及中毒死伤人数大幅下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毒鼠强总是与投毒案件、中毒事故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死亡事件形影相随。由于毒鼠强毒性大、中毒潜伏期短,极易造成人员死亡。特别是被作为见效快的灭鼠药贩卖使用,大量流散在社会面上,极易被不法分子获取利用进行投毒犯罪。当时,提起毒鼠强老百姓就心生恐惧,有人因此把毒鼠强称为隐形杀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03年,全国开展了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经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多方缜密调查,发现了河南长葛王纪川、安徽利辛倪泽民、湖北汉川王国和等人非法制贩毒鼠强的案件线索。为加大侦办力度,公安部对上述三起案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通过深挖彻查,公安机关共发现取缔41家非法生产毒鼠强的地下工厂,查破非法制贩毒鼠强案件1894起,取缔非法加工、销售窝点1192个,收缴毒鼠强等各类违禁剧毒鼠药1.7万余公斤,使贩卖毒鼠强的网络渠道被捣毁切断,毒鼠强祸患得以铲除。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投毒案件年均下降20.1%,中毒死亡人数年均下降20%,中毒受伤人数年均下降23%。
(2-4)治爆缉枪缴刀涉枪涉爆安全隐患得到有效遏制
公安机关在对枪支弹药和爆炸等危险物品始终进行严管、严控的同时,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对枪支弹药和爆炸等危险物品非法流失社会的问题进行严打、严治。特别是在2006年治爆缉枪缴刀专项行动期间,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以高昂的斗志,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在宣传、收缴、整治、查处四条战线上强力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至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收缴各类非法枪支50.2万支、子弹840万发,收缴炸药1235万公斤、雷管1381.1万枚、导火索807.2万米。通过强化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安全监管,山西等重点地区私炒、私藏炸药雷管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由此引发的爆炸事故大幅度减少。针对青海化隆、贵州松桃等地非法制贩枪支犯罪活动猖獗的情况,两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使“枪患”逐步得到解决。2002年至2006年,两地共摧毁非法制造枪支窝点194个,2006年青海、贵州两地非法制造、买卖枪支案件分别比上年下降30.3%和23.1%。
第三版块: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数字点击:
破获制黄贩黄、侵权盗版案件16.5万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9亿件
查获的非法光盘生产线累计已达231条
侦破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1.2万余起,挽回经济损失27.2亿元
侦破涉油刑事案件1.8万余起,2006年主要石化企业被打孔盗油、开井盗油次数分别比2002年下降60%、78%,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
全国治安系统按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统一部署,把集中打击整治与强化管理防范紧密结合起来,及时侦破了一大批侵权盗版和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农资、卷烟等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大要案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组织开展了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整治大型国有企业周边治安秩序等专项行动,为经济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3-1)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与版权保护有力地净化了出版物市场
各级公安机关按照中央和公安部关于深化“扫黄打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从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犯罪行为和强化治安管理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管控两个方面入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相继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专项行动”、“打击侵权盗版违法犯罪活动区域性整治行动”、“反盗版百日行动”和“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等多项专门工作,2002年至2006年,共破获制黄贩黄、侵权盗版案件16.5万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9亿件,成功侦破了“南京灝月彩色印务有限公司盗印教辅读物案”、“孙雪梅团伙侵权盗版案”、“内蒙古金威视盘有限公司侵权盗版案”等一系列侵权盗版大要案件,查获非法光盘生产线累计已达231条。通过有力打击,各地出版物市场得到明显净化,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抵制盗版制品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提升。
(3-2)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活动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各级公安机关按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统一部署,主动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深挖制售假劣商品犯罪网络,侦破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黑龙江“齐二药”假药案等一大批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制售假劣商品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2003年4月非典肆虐期间,犯罪嫌疑人赵某组织他人非法生产大量劣质防护服,分别销往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严重威胁非典疫情防控工作。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北京、河南、河北、内蒙古、湖北、重庆等地公安机关治安部门齐心协力、联手办案,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追缴劣质防护服5万余套,为抗击非典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5月,广州市先后有数十名群众因饮用含高浓度甲醇的白酒而出现中毒现象,导致11人死亡。广州市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在广西、浙江等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迅速查明全案事实并将2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查缴甲醇(工业酒精)520公斤及含甲醇的白酒6000公斤。
(3-3)大力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 有力地保障了石油能源安全
2002年以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5年组织开展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涉油违法犯罪活动,有力保障了石油能源安全和石油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2004年1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了政府负责、公安牵头、部门协调、上下联动、企地共建、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工作中,公安机关把打击锋芒对准在输油管道上打孔盗油等严重犯罪活动,重拳出击,联合围攻,破案追逃,共破获涉油刑事案件1.8万余起,其中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万名。2006年,中石油、中石化所属油田管道企业被打孔盗油和开井盗油次数分别比2002年下降了60%、78%。公安机关按照部际联席会议的部署,对一些地区存在的涉油突出问题进行挂牌整治,5年来共清理取缔非法涉油厂点9740个,关闭非法采油井点765口,清除输油气管道违章占压物2万处,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初步建立了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企地、警企联防联治活动,提高了防范能力。
第四版块:改革治安行政管理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
数字点击:
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全国已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4亿多张
全国公安机关管理的保安队伍由59万人增长到230万人,全国保安员每年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保持10万人以上
推出7项便民利民措施
取消44项行政审批事项;
全国治安系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出户籍管理七项便民利民措施,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户口问题。改革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初步建立了“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新机制,维护了单位内部的安全稳定。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依法取消、设定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并积极探索和初步建立了新的管理方式。坚持规范与扶持并举,保安服务业得以蓬勃发展。
(4-1)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公安部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从本地实际出发,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为推动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当地公安机关主动配合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教育等部门调整相关配套的经济社会政策。辽宁、福建、广西省、自治区分别会同省计生委和省民政厅、省军区等部门多次深入基层,就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后如何加强计划生育对象管理和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等问题开展了调研,并形成了初步工作意见。山东省明确规定,全省以是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有承包土地、长期从事林牧渔业等生产为依据,划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湖北省公安厅与有关部门商定,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计指标,相应变更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统计指标。湖南省将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实施由过去以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为标准调整为以居民户口登记地和是否承包责任田为依据。总体来看,各地的改革进程比较平稳,社会反响良好。
(4-2)七项便民利民措施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户口问题
2003年8月,公安部发布了《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在户籍管理方面推出了包括新生婴儿随父随母自愿选择落户,方便到西部投资、兴办实业和所需人才落户,高校新生入学自愿落户等七项便民利民措施。各地公安机关及时动员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仅北京、上海两市当年就办理新生婴儿随父登记常住户口5000余人。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等地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如辽宁省规定在城市凡有接收单位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均可在该城市落户;吉林省规定已在配偶所在城市投靠居住的公民,可在该城市办理常住户口登记,不受双方年龄、婚龄的限制;湖南省明确规定,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婴儿可凭《出生医学证明》先行办理户口登记手续,然后将有关情况通报同级计划生育部门;福建省将群众户口申报办理时限由派出所、县级、设区市公安机关各15至20天缩短为各5天,办理居民身份证时限由3个月缩短为45个工作日。七项便民利民措施的出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4-3)保安服务业蓬勃发展规范与扶持并举
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公安部关于加强保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安工作作为一个大事业来对待,摆上重要位置来抓,有力推动了保安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切实加强规范指导,公安机关从定规范、出标准、抓督导、强培训、广宣传入手,积极争取调整保安管理政策,先后制定或推动出台了《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保安押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保安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等管理办法和标准,使保安职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对保安服务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清理整顿,规范了保安企业和保安队伍管理。日益发展壮大的保安队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了愈益重要的作用。2002年至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管理的保安队伍从59.2万人发展到230万人;保安公司从1633家增加到2431家。保安队伍和企业数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全国保安员每年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都在10万人以上,有7家保安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人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0人被评为全国优秀进城务工青年。
(4-4)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全国换发证人口已达4.41亿
为使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采用非接触式IC技术换发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下简称“二代证”)的重大决策。2004年1月1日,《居民身份证法》颁布实施,为我国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和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自2004年开始,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州、广东深圳等地率先进行了换发二代证试点工作,此后各地相继展开。在换发二代证工作中,广大民警不畏艰难、连续奋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换发任务。同时,各地在工作中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证。如,在春节期间建立返乡群众办证“绿色通道”,缩短制证周期,尽量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领到证件;派民警专程赶赴外出人员所在地就地采集人像信息,为群众节省了时间和往返路费,等等。这些措施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截至2007年2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共为群众换发二代证4.41亿张,为在2008年底完成8亿人口的换发二代证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4-5)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各地公安机关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不断强化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权益保护和服务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02年以来,各地共查处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案(事)件70余万起;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劳动力市场秩序清理整顿、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专项工作,2003年至2006年,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30亿元。同时,各地切实加强暂住登记和暂住证办理工作,进一步夯实了管理服务的根基。如,大力推广村(居)委会登记站、企业远程申报点、出租房屋管理站等暂住人口站(点)登记办证模式,提高了暂住人口登记办证率;采取延长办证时间、简化办证程序、上门办证和开展“一站式”办证服务等措施,方便了暂住人口及时登记办证。上海、重庆、沈阳、成都等地积极改革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保证领取居住证的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在纳税等方面履行同等义务的同时,享有市民待遇,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生活。各地还深入开展了流动人口“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引导流动人口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4-6)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保障安全
公安机关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出台了《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大大提高了内保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各地公安机关以贯彻实施《条例》为主线,充分发挥指导监督和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积极建立内保工作“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新机制,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法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上来,提高了维护单位内部和谐稳定的能力。依据《条例》规定,各地公安机关着力加强了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安全的重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经报本级政府批准,确定治安保卫重点单位20.4万个,国家重要物资储备库、核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三峡大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地公安机关还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单位内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03年以来,浙江省公安厅会同省综治委等单位开展创建“治安安全单位”活动,评选出750个省级治安安全示范单位、4万余个市、县(市、区)级治安安全单位。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将全市7000余家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技防监控系统、数据信息联入内保防控网,初步实现对单位内部治安情况的动态掌控。
第五版块:
狠抓“三基”工程建设治安基层基础工作迈上新台阶
数字点击:
全国已建立社区和农村警务室13.3万个、配备社区和驻村民警22万名
派出所警力由38万人增加到45万人
36个重点城市公安特警队处置现场排除爆炸装置案件122起,处置暴力恐怖犯罪案件167起,处置劫持人质案件42起,解救人质96人
汇集12.9亿人口信息的部级人口信息系统已经建成并向全警开放查询;各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公安机关提供查询1.3亿人次,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查询4209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查询4991万人次,协助破案227.4万起,通过系统比对报警抓逃12万人,挽回经济损失40.8亿元
组织开展全国治安系统远程教学14次,280万(人次)治安民警参加学习
全国治安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以派出所为龙头,以人口管理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执法水平为核心,以密切警民关系为着力点,迅速掀起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热潮,治安基层所队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治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5-1)36个重点城市公安特警队正在成为一支处突防暴的精锐之师
2005年,根据中央决策和公安部党委的部署,全国36个重点城市公安机关组建成立了公安特警队——一支在党委、政府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经过严格训练,具有特种技能,拥有特殊装备,能够快速反应并实施有效处置措施的处突、防暴、反恐专门队伍。这支队伍组建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下,狠抓队伍建设、装备建设和实战训练,迅速形成战斗力,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一支能够整建制快速调动、攻坚克难的精锐力量,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打击暴力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36个重点城市公安特警队共参与处置突发事件7000余起,参加大型活动安全保卫任务6900余次,处置暴力恐怖犯罪案件167起、劫持人质案件42起,解救人质96人。
(5-2)公安派出所面貌焕然一新保一方平安的能力明显提高
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把派出所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作为“三所三队”的重中之重来抓,派出所建设出现许多可喜变化,队伍形象、执法水平、精神状态等面貌一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地通过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增加编制等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将警力向基层派出所倾斜,到2006年底,全国派出所警力占到总警力的30.6%,成为公安机关基层所队中队伍最大、人数最多的综合性战斗实体。3年来,中央专门下拨15.37亿元国债资金用于西部地区6669个无房派出所办公用房建设,各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全国共为8700多个派出所解决了无房办公问题。全国还统一了派出所外观标志和建筑外观形象。广大派出所民警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大力开展内务管理和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派出所作为综合性战斗实体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保一方平安的能力明显提高。2006年,全国发生在居民区的入室盗窃、入室抢劫两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可防性案件连续4年平均下降5.6%和9.3%。
(5-3)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2006年,公安部作出《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全国公安机关认真贯彻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将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作为公安机关推进城市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来抓,取得了明确成效。截至2006年底,各地公安机关已经在城市建立了6.2万个社区警务室、配备13万名社区民警,在农村建立了7.1万个警务室、配备9万名驻村民警。广大社区和驻村民警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有效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巡逻、邻里守望、安全防范活动,构建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的社区、农村治安防控网络,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辖区的可防性、多发性案件。2006年,发生在居民区的入室盗窃案件数同比下降4.9%,盗窃机动车案件数同比下降6.7%,入室抢劫案件数同比下降16.1%。广大社区和驻村民警沉入社区、扎根农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困,加深了对群众的感情,树立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老百姓一致反映:“警务室安到了家门口,民警驻到村子里,社区和驻村民警成了我们的贴心人、保护神。”
(5-4)全面推进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两大重点信息系统已经发挥显著效益
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切实从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和“金盾工程”建设全局出发,大力加强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把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摆在“金盾工程”龙头位置,及时完成了系统升级改造和户口核对工作,全面提高了数据质量。目前,汇集12.9亿常住人口信息的部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已向全警开放查询,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了公安部组织的验收,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建设任务圆满完成。2002年以来,各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共为公安机关提供查询1.3亿人次,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查询4209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查询4991万人次,协助破案227.4万起,通过系统比对报警抓获在逃人员12万人,挽回经济损失40.8亿元。按照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11500多个派出所建成了该系统,派出所利用信息化手段防范和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不断提高。北京市公安局依托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社区基础工作向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转变。上海市公安局利用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自动比对和批量比对自动报警功能,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649人。
(5-5)首批赴海地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中国防暴警察的骄傲
2004年9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海地任务区派遣了第一支维和警察防暴队,125名队员全部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公安防暴队。在海地执行任务期间,他们怀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政治环境复杂、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任务危险的情况下,以集体智慧和大无畏的气概,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了中国防暴警察的良好形象,受到外交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以及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赞誉,为维护我国的大国形象和捍卫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5-6)深入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着力提高执法水平
近年来,全国治安系统各部门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员培训和苦练基本功活动,努力提高全体民警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律业务素质。2004年以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组织在全国治安系统开展了14次远程教学活动,聘请社会学者、法律专家以及公安系统的英雄模范和业务能手,围绕政治时事、法制建设、警察心理健康、新闻宣传与警察公共关系以及执法办案和派出所工作等内容,为全国治安系统和基层派出所民警进行授课,开展业务交流,省、市、县、派出所四级治安系统的民警共计280万人次参加了听课。许多地方还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录像,作为民警的业务培训教材。各地公安机关治安部门也都普遍采取远程教学、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在广大治安民警中掀起苦练基本功的热潮,治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5-7)开展心理辅导关爱民警身心健康
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接连发生民警因劳累过度、不堪生活重负和精神压力而意外死亡的情况,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与心理学科研机构共同组织各地治安部门对基层单位特别是派出所、巡警队民警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全面了解掌握民警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聘请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民警的心理健康素质,使民警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受到基层民警的普遍欢迎。(来源:公安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