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鸡的张赛啼出生于北京房山区,父母之所以给女儿取名赛啼,是因为她在黎明前降临人间,哭声如金鸡啼晓,悦耳动听,也希望她在人生中不断超越自己,高鸣凯歌。
张赛啼不负众望,无论上小学还是上初中和高中,学校文艺类节目主持均非她莫属。就读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时,她更以优美的歌喉获得学校英语歌曲比赛优胜奖。
长城脚下露头角
2003年夏天,风华正茂的张赛啼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长城脚下的某装甲师司令部机要科任参谋。
不久,师里要筹建师史馆,领导让她参与其中,为将来当讲解员做准备。天资聪慧的张赛啼在师史馆当讲解员的日子里,挥洒自如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迄今已为军内外360多批、5000多名来宾进行过讲解,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的心。
2004年2月25日,总部赋予该师组织“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座谈会。座谈人员由百名连队官兵代表和国防大学专家教授组成,张赛啼出任主持人。张赛啼不但以机智和智慧成功地主持了此次座谈会,而且时间恰好控制在两个小时。军事专家张召忠少将高兴地说:“想不到师里的一个参谋竟主持得这么好!”
卢沟桥畔扬美名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张赛啼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被选送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当讲解员。
张赛啼设计了“画外音”的讲解方法,即以历史图片和文物为依据,向众人讲述更多的背景史实,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面对“九一八事变”的照片,张赛啼柔美的脸庞布满悲怆;在“七七事变”的照片前,她慷慨陈词;讲到抗战胜利时,她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豪情。一位旅居美国的女华侨张姗姗听完她的讲解后,在留言薄上写到:“赛啼姑娘动人的讲解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感触很多,为了永不被人欺负,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为民族复兴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有一次,张赛啼在接待一个日本青年参观团时,一位日本男青年听了她的解说后,吃惊地说道:“这和我们国内一些人讲的不一样。回国后,我一定把所看到历史的真实情况告诉周围人。”
长征途中响啼声
2006年,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全景再现红军长征历史的大型展览《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胜利70周年》,张赛啼成为25位讲解员中的一员。
张赛啼深知这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要打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上阵之前,她除熟读17600字的讲解词外,还谙读了《红星照耀中国》、《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等有关图书。并对展览中580多幅照片、440余件文物、52个图表的来胧去脉,一一弄懂弄清。渐渐地,她读懂了历史,感受到了长征的精神。每到讲解时,张赛啼总是激情满怀、热血沸腾地把观众的思绪又带到70年前那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
长征精神激励着张赛啼,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要讲到晚上21时,中午也不能休息。由于长时间站立,双脚长出血泡和茧子,小腿也有些静脉曲张。张赛啼嗓子讲哑了,连水都不敢喝,生怕耽误观众。从10月16日开展到12月11日结束的56天里,张赛啼和其她的女讲解员共接待201万多人的参观。
让张赛啼高兴的是,开展的当天,她被分配到“常委组”,负责向中央领导和军委首长的讲解。当首长们得知她来自基层部队时,直夸赞她的讲解大气细腻,跟专业水准一个样!
面对领导和观众的称赞,她自豪地说:“是伟大的长征教育了我。如果观众朋友能够通过我的讲解,知道一些有关长征的故事,感受到了长征精神,那将是我莫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