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陆志霖报道:自银杏内酯单体注射剂被列入了《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中药新药、名优中成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后,近日该项目有了新的进展。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农工商集团获悉,该集团属下的广州市花城制药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中药)“银酯血通”注射液项目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心脑血管药市场扩容迅猛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高血压患者6亿人,而在中国,每年就有大约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更呈现出继续增加的趋势。中国老龄人协会公布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至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7%左右上升至超过12%,这就意味着典型的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危害将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也意味着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市场扩容将异常迅猛。事实上,自1987年以来,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就一直位居世界药品市场的首位。而近两年,全球心脑血管治疗市场(包括各类治疗手段)规模更超过了1000亿美元。也正因如此,含有防治心脑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活性成分的银杏叶及其制剂一直是业内研发的热点。
“南药”抗击“洋中药”
据悉,在中国,目前生产销售银杏制剂的企业有30余家,其中,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浙江康恩贝制药、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广东深圳海王药业等5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1.6%。“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植物,然而银杏制剂作为德国开发最成功的天然药物拳头产品,所有有关银杏提取物的专利全部被德国人锁定。”提起银杏制剂的“墙外开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江朝光深感遗憾。每年,德国以每吨500-600元人民币的低价从我国进口大量银杏叶,再经过科学加工后出口国外,每年创汇额达3-5亿美元。银杏制剂的原研厂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的“金纳多”品牌就是作为“洋中药”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有医院最大的用药份额———26.9%。“洋中药”在与我国传统中药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据介绍,作为我国银杏类制剂中第一个一类新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银杏单体注射液,“银酯血通”注射液研发项目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也被列入了广东省重点创新项目和广东省十一五规划中的名企名药工程。更重要的是,无论在疗效上还是在质控上该项目都可实现中药与国际主流医药界的沟通,为将来实现中药以非保健品的形式出现在欧美市场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