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矿工服务是我一生的快乐”━━山西焦煤集团杜儿坪矿矿工家属党妈妈义务为矿工送水50年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杜儿坪矿普通职工家属党素珍,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每天在矿口义务为矿工们送汤送水、缝缝补补,直到2005年患脑梗塞住进医院,年已七旬的她才不得不停止自己终生热爱的这份“工作”。
1956年秋,20岁出头的党素珍从老家山西五台县农村来到杜儿坪矿,嫁给了矿上的一名普通矿工。当时,杜儿坪矿还在初建时期,矿上的工伤事故不断。出于对丈夫的惦念,每到丈夫下班时,党素珍都要到井口接丈夫回家。
每次接丈夫时,党素珍都要带上一壶水,让丈夫先解解渴。旁边的矿工看到她天天如此,常夺过水壶,开玩笑说“也要尝尝这‘新婚爱的滋味’。”看着矿工们争抢着喝自己带来的水,党素珍萌发了一个念头:让所有升井后的矿工兄弟都能喝上口热水。
矿工们告诉记者,杜儿坪矿初建时没有班中餐,也喝不到水。下班后能喝上党素珍送来的一口热水,他们都感到心里甜滋滋的。
受党素珍的感染,上个世纪80年代,一支由矿工家属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了。由于矿上的支持,白开水变成了绿豆汤。过年过节,服务队还要为矿工们送月饼、粽子、饺子和馄饨。后来,日常安全生产宣传任务也由服务队承担起来。
几十年间,矿工们换了一茬又一茬,服务队的姐妹们也换了一拨又一拨,党素珍却一直坚持下来。矿工们已经习惯了下井前听一句党妈妈熟悉的嘱咐:“安全生产,安全第一,等着你们安全归来。”
每天凌晨4点,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党素珍就已经起床,先将家属区楼道和楼下公共厕所打扫一遍。5点钟时,她搭矿上头一趟公交车到1公里外的矿口。趁着矿工们开班前会、更衣的工夫,她就把水烧开了。
杜儿坪矿每天上早班的有1000多名工人。党素珍每次要准备三大桶水,一桶橘子粉和白糖水,一桶茶水,一桶白开水。遇到下雪天,她还在水中泡点生姜,给矿工们驱寒。
送走下井的矿工,党素珍赶紧回到服务站,把平时矿工们送来需要缝补的衣服补好,把漏水的水靴粘好。忙完这些,党素珍还要每天更换阅报栏里的报纸。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党素珍像母亲惦念儿子一样,时时牵挂着矿工们的安全。她家中至今还保存着《工厂企业防暑降温》《国外煤矿安全漫画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以及煤矿安全科普画册等她曾用过的书。她还经常自编自演快板,讲安全生产。
为了搞好宣传,她特意学习写字,每隔几天,就按照矿上文件更换矿口标语。她还在矿口设了小广播,广播稿大部分都自己写,普通话播音则由女儿来帮助完成。
在矿工们的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的党妈妈是拿着自己的收音机供大家学习;80年代的党妈妈又自费买了录音机,把矿里会议的讲话录下来供大家学习。每逢矿上开会,党妈妈总要抽空去参加。久而久之,她成了“不请自到”的代表。
2003年非典期间,大部分人躲在家中不出门。年近七旬的党素珍依然同往常一样每天去矿口送水。她用自己的积蓄买来消毒器、一次性纸杯和手套。这段时间,她比往常还要忙碌,每天除了烧水还要进行矿口消毒。儿女们心疼母亲每天从早忙到晚太累,劝她休息几天。可她却说:“现在是什么时候,工人们还在下井,我哪能有点小病就倒下。”
党素珍没有工作,也没有经济来源。在她的5个子女参加工作之前,全家生活仅靠丈夫一人的工资。尽管家中生活艰难,她还是省吃俭用补贴她的这份送水的编外“工作”,一年下来总要贴上2000多元。
党素珍的5个子女也都不富裕。尽管如此,他们对母亲的“工作”都很支持。在纺织厂上班的大女儿给母亲买回了烧水用的茶叶、红糖和缝补衣服用的布头,二女儿在家照顾双目失明的父亲,三女儿在给母亲写宣传材料的同时还“兼职”播音。遇到张贴安全生产标语时,几个女婿也轮番上阵。
在女儿李改金的记忆里,母亲只有得重病时才“休息”一两天。除此之外,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送水。矿工们说:“谁没有家,但党妈妈舍了自己的家,为了我们大家。”
由爱丈夫、惦念丈夫到爱矿工、惦念矿工们的安全,党素珍为此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50多年过去了,矿工们对她的称呼也从“党大姐”变成了“党妈妈”。
2005年4月4日早上,矿工们像往常一样来到矿口,却没见到党妈妈的身影。下班后一打听,党妈妈因突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杜儿坪矿职工医院的护士告诉记者,党妈妈入院后,每天都有很多矿工等在病房外看望她。
病床上,满头银发的老人仍在牵挂着矿工们的安危。党素珍说:“矿下工作确实艰苦。能一辈子为矿工服务,就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件大事。”(记者刘翔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