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庆祝50华诞之际,欧盟27国领导人齐集柏林并共同发表《柏林宣言》。由于分歧巨大,宣言未明确提及《欧盟宪法条约》,只含糊地写道,各国同意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将欧盟置于“一个新的共同基础之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受到的打击无疑最大。她在德国今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一开始就将抢救欧盟宪法作为首要任务。默克尔的计划是,利用担任轮值主席国机会出台一项政治协定,规定目前的欧盟宪法需要做哪些改动,然后以该协定为蓝本,重新在各国间进行大讨论。在此基础上,由2008年下半年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法国准备好一份新的条约草案,这样就可以保证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能够按照新条约来进行。
德国的设想虽然得到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已批准宪法条约的国家的支持,但遭到了英国、波兰、捷克等国的反对。这些国家均对欧洲一体化的更深入发展持消极态度,英国尤其如此。前不久英国《金融时报》举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8%的英国人认为《欧盟宪法条约》将给英国带来消极影响,52%的英国人认为英国加入欧盟后生活变糟了。在英国等国的坚持下,《柏林宣言》最终“避开”了宪法条约。今年5月将选举产生的法国新总统对宪法的态度同样至关重要。显然,欧盟宪法的命运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客观讲,宪法危机并没有导致欧盟陷入瘫痪。今后,欧盟也不会因为没有新宪法条约就不能运转。但是,宪法危机将削弱欧盟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9·11”事件发生后,欧洲领导人表达了要让欧盟成为世界发展的“灯塔”的雄心壮志,并作出了成立欧盟制宪大会的决定。起草一部像美国建国时期制定的宪法的主意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当今,随着美国深陷中东泥潭、布什单边主义政策宣告失败,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效的多边主义来应对各种全球威胁。一个进一步联合、能够在世界上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将成为一支愈加重要的多边主义力量。
欧盟要走出目前的宪法危机,必须首先重新赢得公众的信心。一方面,改变“欧盟及其总部布鲁塞尔对于欧盟公民来说非常遥远,在那里的决策过程对普通民众来说很难了解”,拉近精英分子与草根阶层的距离;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深入发展的时代,各成员国政府必须重视解决民众就业等民生问题。如果法国的失业人口不是9%、年轻人失业率没有高达25%,也许两年前选民不会以55%的多数否决欧盟宪法。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提出了欧盟必须在人们关心的问题,包括经济、就业、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跨国犯罪和移民等领域制定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以实际成果重新赢得民众的支持。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