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不丹西部重镇帕罗宗街景。
本报记者 刘水明摄
不丹是一个内陆国家,既无港口,又无海运。
不丹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95%以上,位于中不边境上的卓莫拉峰等4座山峰高度超过7000米,而东南部地区的马纳斯河海拔只有97米。独特的地质结构、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赋予不丹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不丹的森林覆盖率达72.5%,居世界前列。境内野生动物达165种以上,多系珍禽异兽,每1万平方公里就有植物3281种。
不丹雨量充沛,且有冰川提供大量水资源,水电潜力超过3万兆瓦,目前仅开发利用1.42%。不丹矿藏储量多,分布广,主要有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煤、铅、铜、锌等。
然而,由于受特殊地形条件限制,加之长期与世隔绝,不丹的经济一直比较落后。1960年,不丹全国还没有一条公路,没有一辆汽车;没有医院、邮政、电力;只有11所学校,不到500名学生;不通行货币,交换方式以物易物;人均寿命仅38岁左右。
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不丹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现有公路3000多公里,约2万辆机动车,还有一座国际机场;有300多所学校,在读学生2万多名;有100多家医院,2/3的国民可进行定期体检,人均寿命约66岁;邮政网络相当完善,电力供应充足,78%的农村人口用上了自来水。1961年,不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51美元,而现在超过800美元。
“这些变化应该归功于始于1961年的国家现代化政策。”不丹内政与文化大臣吉格梅·廷里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据廷里介绍,当时,不丹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决心打破与世隔绝局面,结束自然经济发展状态,为此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不丹已经成功完成9个五年计划。廷里说,2005年不丹的GDP增长率为8%,2006年为10%,预计今年将达到12%。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难以绕开这样一个怪圈: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水平下降——环境日益恶化——经济被迫减速。但我们在不丹发现,不丹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跳出这个恶性循环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正在努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丹的现代化之路起步晚,我们的国王看到很多国家在发展中都得了一种‘现代病’,即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速度,一小部分人的富裕建立在大多数人的贫穷上。我们的国王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重蹈上述覆辙。”不丹经济学家旺迪说。
不丹的发展道路可以称为“计划性现代化之路”,其主要特点为限制性发展和渐进式开放。不丹没有把“经济列车”的“油门”开到最大。如不丹政府很早就认识到自己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赚取外汇,但不丹直到1974年才向世界开放旅游市场。不丹三大旅行社之一的扬菲尔旅行社董事长卡玛·昌登告诉我们,不丹现在每年将旅游人数限制在6000人次左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游人过多破坏环境。她说:“自然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生。我们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未来为代价,来满足今天的发展需要。”
不丹林木品种多,品位高,木材蓄积量约6.7亿立方米,但不丹没有滥伐现象,而是适度科学合理开发。山民砍一株树需要特别许可,国有林区伐木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在廷布附近的三界冈,我们碰到一位叫干金的中学生。他告诉我们,其父正在山里砍树。他们家有亲人亡故,政府准许砍一棵树做经幡竖杆,另外,还可以砍一些枯枝用于火葬。除了严格砍伐制度,不丹政府还规定每年6月2日为全国植树日,要求所有公民都参加植树,绿化祖国。
根据旺迪的解释,“限制性发展使不丹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而渐进式开放则使不丹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又坚持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浓重的民族风情、单一的传统文化”。不丹信息与通信大臣雷凯·多吉介绍说,不丹1999年才引进电视,开通国际互联网,2003年开放卫星电视,提供手机服务。“不丹不是一下子把国门洞开,而是有选择性地开放,这样可以让好的东西进来,尽量避免负面影响。”
“不丹坚持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发展的目标是谋求全民幸福。”吉格梅·廷里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丹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理念,以替代很多国家单纯追求GDP的理念。该理念有四大“支柱”,即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坚持传统文化和实行良政。这四大“支柱”均衡挺立,共同“撑起”人民幸福生活的天空。我们接触到的不丹人,都认为这个理念很人性化,也充满智慧,他们为不丹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身处不丹,在享受现代化交通和通信手段便利的同时,也饱赏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纯洁之美,而不丹男女老少从心底荡漾出惬意和舒畅的一张张笑脸,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