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享受文化福利为城市培育人文精神
第三届市民文化大讲堂下月启动
在为期7个月的时间里将广邀国内学者名流,举办120场免费讲座
本报讯(记者马璇)深受市民喜爱的大型公益性社会文化活动——第三届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将于4月1日正式启动,持续至10月,在为期7个月的时间里广邀国内学者名流,举办120场免费讲座。
以“鉴赏·品位”为主题的市民文化大讲堂自2005年6月在深圳开讲,两年来共举办了150多场以文学、艺术、人生、历史、社科等市民普遍关注的知识性和鉴赏性话题为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讲座,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聆听,参与热情持续高涨,现场听众达7万人以上,连不少深圳以外地区的听众都慕名专程前来,享受深圳市委、市政府提供的文化大餐。
大讲堂活动已经成为“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并经市民推选为“市民喜爱的深圳十大文化品牌”和“深圳市2006年十大文化事项”,品牌效应凸显。体现在:对主办单位而言,探索出一种向市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新形式;对市民而言,在享受文化福利和文化权利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专家学者而言,开拓了走向社会、走进市民生活的新空间;对媒体而言,报、网、台互动,形成了多种媒体联动、多次宣传叠加的大宣传效应;对城市而言,走出了一条建设城市人文精神,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创新之路;对社会而言,营造出崇尚知识与人文精神、求学问道的良好氛围。
今年的大讲堂活动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提升,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社会参与面更广。原来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联主办的大讲堂活动,今年增加了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发行集团为主办单位,6个区的区委宣传部为协办单位,市社科联、深圳图书馆为承办单位,组织实力大大增强,主办单位采取向全社会征集项目的方法,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演讲题目与嘉宾。讲座的主场地也由原来的人民大厦移到深圳图书馆新馆报告厅,求学问道气氛更加浓厚。
讲座内容更加系列化。120场讲座分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系列、国学文化系列、养生文化系列、励志教育文化系列、国防文化系列、艺术鉴赏系列、经典名著系列,还将开设一些轻松活泼、贴近市民生活的选题,诸如音乐、保健、婚姻家庭等,不同系列的讲座安排到不同的市民生活圈,更多的场次将下基层、下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更加贴近市民。
讲座嘉宾更加高端化。聘请名家名嘴担任主讲嘉宾,坚持高端路线,满足广大市民提高鉴赏能力。在坚持高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深圳本地专家的比例,预计全年接近1/3。4月份大讲堂的主题是城市人文精神,将由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首先开讲,接下来主讲的王刚、蒋巍、阎延文、梁文道、陆天明、芮和、汤一介、乐黛云、刘敏、乐正、冯天瑜等专家都是人文学术领域的佼佼者。
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化。今年大讲堂活动开通了专门网站:www.szccf.com.cn,同时将讲座的信息及视频挂到全国性门户网站和深圳市政府网、深圳新闻网、深圳社科网、深圳图书馆网等网站上,形成“网上大讲堂”。网站以图片、文字、视频并重的方式全方位还原讲座现场,方便不能到现场的市民阅读、点播,网上听讲座。同时还将编印《大讲堂快报》免费派发,编辑出版大讲堂系列丛书《名家论见》及光碟,扩大大讲堂的社会影响力。而大讲堂的主题歌曲已经由深圳著名词、曲作家蒋开儒、姚峰创作完成,将在大讲堂启动之际正式向市民推出。
运作更加规范。本届大讲堂将制定责任书,与各协办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实行演讲嘉宾签约制,建立健全统一的协调机制与运作机制。
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要求,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要从加强城市人文精神的高度认识举办市民文化大讲堂的重要意义,着力于提高市民素质、提升精神境界,使之成为城市发展源源不绝的深层动力;要立足于实现民生净福利指标,满足市民文化诉求的目标,认真组织各场讲座,努力提高质量、突出文化内涵,广泛吸引基层老百姓参加,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大讲堂的品牌效应,使大讲堂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