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在今年的“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三个意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是保持我们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
公仆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意识。是否做人民的公仆,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1871年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巴黎公社,首创了人民群众选举与监督干部、艰苦朴素与廉洁奉公、关心群众和为群众谋利益的“公仆原则”,明确宣布公社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法兰西内战》中指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改变、影响、创造着历史,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作为自己最高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
毛泽东同志把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共产党人一切活动的唯一宗旨,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用简明的语言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是对党章中“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规定的具体阐释。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性课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政权,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号召全党读《甲申三百年祭》,目的就是告诫全党要十分警惕和防止出现滥用权力而脱离人民的现象。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建设生机勃发,但同时各种诱惑增大、腐蚀渠道增多、利益调整冲突加剧,领导干部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而有的领导干部也确实没有经得住这个考验,有的公仆意识淡薄,私欲膨胀,滥用职权,当官做老爷;有的信念动摇,堕落变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新形势下强调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有了公仆意识,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耐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欢迎群众监督;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清正廉洁,不搞以权谋私;有了公仆意识,才能端正工作指导思想,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之,强化公仆意识,才能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这是共产党人的强基固本之举。
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完全为着人民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强化公仆意识,对我军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要牢记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军宗旨,并在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中体现出来;一是在军队内部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的群众观点,满腔热情为广大官兵服好务,调动广大官兵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公仆意识根本的是要解决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
增强公仆意识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反映。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如同世界观是人生的总开关一样,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问题也是作风建设的总开关。
增强公仆意识,核心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各种各样、大小不等的权力。权力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用来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利益,为党和人民干事业;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从本质上说,是以政权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工人阶级政党和领导干部的权力姓“民”名“公”,它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权力的性质决定权力的功能,人民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我们的领导干部没有任何私利可图。从形式上看,干部的使用是上级对下级的任命,但实质上是组织的任命,人民的任命,是接受人民的委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为军队建设做贡献,而不能作为为个人捞好处的工具。只有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端正对权力的认识,检点自己的行为,才能在掌权用权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做到“今日权在手,倾心为人民”。
在党长期执政和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在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保持优良作风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经不住金钱、美女等诱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根本原因就是在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上没有想清楚、想正确,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实践证明,理想的滑坡是最严重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领导干部失去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只有真正搞清楚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打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否则,改进作风的努力充其量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古人云:“道德纯备,智慧甚明。”品德不高尚,才智也浊暗,干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干好。公仆意识实质上也是一个“官德”问题。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常修为官之德,就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修养。只有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高理论素养,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和军队的宗旨,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才能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以国家和民族前途为念,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党和军队的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履行好。同时,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自觉遵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运用权力的道德准则,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特别是要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基层官兵的“大德”。只有这样,才能以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赢得人心,从而更好地带领官兵为党和军队的事业而奋斗。
增强公仆意识需要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公仆意识,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制度规范使之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古人说:“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所谓“绳墨”,就是规章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增强公仆意识,既要狠抓思想道德教育,又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健全规范用权和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向前推进,部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就增强公仆意识而言,目前最紧要的,一是规范用权制度,主要是解决管好权、钱、人三方面问题。“管好权”主要是建立健全审批权力的科学分解和相互制约机制,提高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管好钱”主要是通过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资金使用的监管水平,真正堵住腐败的财源;“管好人”主要是根据民主、公正与合理竞争的原则,把广大官兵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联系基层官兵的制度。长期的和平环境,使领导干部失去了联系基层官兵的“压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把深入基层、深入官兵作为一项制度建立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从基层官兵的工作生活和喜怒哀乐中寻找共同语言,从与战士一起摸爬滚打中消除“官本位”意识,培养服务理念和爱兵情感。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只有实施有效的监督,才能预防和减少权力扩张、权力懈怠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首先要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尤其要扩大基层官兵对部队重大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健全和完善必要的保障机制,使基层官兵对领导干部能够监督且敢于监督;其次,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对因脱离群众,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发生严重问题的,要严肃查处,不能迁就。
改革创新反腐倡廉工作的体制机制。为了有效防止领导干部由人民的公仆变成凌驾于人民之上的“老爷”,需要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把监督关口前移,注重事前监督和防范,把组织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经济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制度,真正使反腐倡廉工作的体制机制完善有效,成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