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沉溺网络,去年暑假过后,四川某大学学生奉节人小简(化名)没有到校上课,而是将父母给他的3000多元学费在奉节县城租房上网七个月。其父母一直以为他在读书,还按时将他的生活费汇到儿子的银行卡上。
小简是奉节县龙池乡义和村人,2005年秋考入四川某大学,但入学仅一个月就染上“网瘾”。
2006年暑假结束前,小简来到奉节县城准备坐船回校。当晚,他在奉节县一家网吧里玩了一晚上游戏后余兴未尽,觉得“反正到学校也不上课,照样是泡网吧。既然这样不如就在奉节玩,还可省下来往的车船费。”于是他用3000元学费在奉节县人民广场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用父母打到他银行卡上的生活费泡网吧。
很快,小简在网吧认识了几个网友,他们平时以兄弟相称,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快乐。小简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谁有钱谁就付账。没钱时小简每天只吃一顿饭,成天躺在空荡荡的租赁房里忍饥挨饿。
从去年暑假到今年3月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小简的父母都蒙在鼓里,每个月还将辛苦挣来的生活费打在小简的卡上。每次小简和父母通电话时都告诉他们,自己在学校过得不错。今年寒假,他假装从学校返家。大年初八,他拿着学费、生活费又返回县城继续上网。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简开始觉得空虚。除了父母有时打电话关心他外,几乎没有人和他联系。另外“再过一年大学毕业,我到哪儿去找毕业证给父母看?”这段时间来,小简忧心忡忡,回校已是不可能了,又不敢回家见父母,不知如何是好。
“我不敢把真相告诉他们,我怕他们承受不了!”小简说,现在当母亲打电话给他嘘寒问暖时,他就想大哭一场。
“他七八天前还给家里打电话,称在学校过得很好,怎么会这样……”昨日,记者几经周折与小简的父亲田某取得了联系,听到小简的事情,父亲气得说不出话来。据田称,家里每月要给小简汇400多元的生活费,有时还是向人借的。
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咨询师杨旭辉认为,小简对自己人生目标不明确,对自己的行为规范没约束感,造成了目前的局面。杨认为,小简必须面对现实,坦然地与家人联系,忏悔自己的过错。同时取得家人的支持,逐渐远离网络游戏,重新设计自己的前途。记者杨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