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泉港综治协管员转为“正规军”
本报记者 张亦嵘 郭宏鹏
“轰隆”一声,三朱村村民朱进经营的消防器材店里的钢瓶突然爆炸,当场将帮工朱来炸死。因赔偿金难以达成一致,当事双方剑拔弩张。
紧要关头,该村综治协管员朱玉堂及时赶到,安慰死者家属,并协助他们妥善处理了死者的后事。经过老朱连续耐心的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达成协议。
朱玉堂年过半百,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人,平时就热心村里事务,在村子里很有些威望。去年,村民们推荐老朱参加村里综治协管员竞聘,老朱一下子就被镇里选上了,从那以后,老朱调解了不少邻里们大大小小的纠纷。
眼下,泉港区99个村(居)活跃着一大批像老朱一样的村级综治协管员,专门化解邻里乡亲们的矛盾和纠纷,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也给当地政府减轻了工作压力。
泉港区是海峡西岸正在崛起的石化港口城。几年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因施工征地、合同履行、外来人口就业等社会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日益凸显,治安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以往由村干部兼职的调解员由于本职工作负担重且杂,分身乏术,已不能适应综治工作的新需要。为解决这个实际问题,2006年春,泉港区投入70万元在各村公开选聘村级综治协管员,组成了一支由区综治办直接领导的专职调解队伍。
据该区综治办主任庄向阳介绍,综治协管员不再由村干部兼任,而是从村里有威望、责任感强的村民中选聘,主要负责民间矛盾纠纷调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员的教育、管理;群众法律法规宣教等工作。在选聘时,泉港区一改过去由党委、政府为村民指定人选的办法,全区99个村(居)全部采取民主听证、公开选聘的方式选出综治协管员,受聘者的得票数均在91%以上,其中63名满票当选。
“和其他地区义工式、兼职的综治协管员相比,泉港推行综治协管员制度的一大特色就是政府给工资,由财政‘养’起来。”庄向阳说,泉港按人均每月400元标准,将综治协管员的工资列入区镇财政预算。这种待遇不仅解决了综治协管员的后顾之忧,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责任心也大大提高。
张清付是后龙镇上西村综治协管员,上任后他就成功地调解一起因征地补偿款分配引起的纠纷。该村村民张禾和张锦是兄弟俩,他们在村后海域合作捕鳗苗,之后张禾又养起了海带。2002年,泰山公司征用该海域,给予张禾24.5万元补偿。在分配补偿款时,两人发生争执,张禾次子还殴打了张锦,致其轻伤。2005年12月,张禾诉至法院。这时,张清付闻讯后,主动介入,从补偿款和张锦医疗费入手,摆明各种利害关系,一起“民转刑”案件终于成功调解,兄弟俩4年后又重归于好。
“现在,村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快便能反映到综治协管员那里。经过综治协管员及时调处,各种苗头性、隐患性的违法犯罪得到了及时制止,把好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成为新农村平安建设的‘稳压器’。”该区政法委书记连启明对综治协管员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从去年5月泉港区民主选聘综治协管员以来,综治协管员直接参与调处纠纷728起,调处成功710起,调解成功率达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