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在今年下半年升空。与此同时,二期工程“落月”的关键“明星”——月球车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昨天,记者在“第三届中英空间技术交流会”上获悉,由上海航天局牵头,上海交大、哈工大、沈阳自动化所、国防科技大等10多家单位联合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首次在沪揭开了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胥柳曼
四肢:轻松跨越25厘米石块
身高1.5米,车身长1.2米,能爬30度斜坡,还能轻松跨越25厘米的石块……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闵行的上海航天八院分所,见到了这辆最新版的无人月球车。据悉,目前展示的仅仅是原理样机,如果届时实际应用,尺寸、重量还将更小。
“到目前为止,世界真正上过月球的无人车只有两辆,都是前苏联制造的。”上海航天局专家表示,前苏联月球车的轮子,采用独立悬挂式行走模式,而此次在上海研制的无人月球车,采用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相对而言,摇臂式的优点在于每只轮子能同时适应不同高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爬行高手’。”
记者获悉,目前这辆月球车每小时能前进180米。“月壤实际环境无法预知,因此车子每走一步都会很小心,目前这个速度,是根据探测需求来设计的。”专家表示。
眼睛:360度全方位勘探摄像
据悉,地月之间相距38万公里。地球上每发一个信号,都要延迟2—3秒钟才能收到。因此,月球车在接受地面遥控同时,必须具备在未知环境下的自主安全避障和自主导航能力。为了探路,“眼睛”必不可少。记者昨天看到,在该月球车的前、后和顶端,各有一架双目立体相机。其中,位于车顶端的全局导航相机可以360度旋转,并且,它还能自由地前、后俯仰。
据悉,月球车的这三对“眼睛”能观察到前方三米以内的地貌,通过计算建立三维立体地图,判断、规划行进路径。当前方遇到大于30度的斜坡、高于25厘米的石头能绕开,尤其是遇到直径2米上的月面撞击坑时,灵敏的“眼睛”会立即通过传感器发出预警,从而让月球车一路“有惊无险”。
除了充当“勘探员”,“眼睛”最大的功能还在于摄像。根据二期工程“落月”的任务,月球车将不时把月壤和岩石等勘测数据传回地球,供科学家们合成和分析。
体力:希望至少熬过一个月夜
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温度的变化全由阳光直接决定,日间最高温度可达150℃,而夜间则会降至零下180℃,仿佛“冰火两重天”。而且,月球上一个夜晚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
当长达336个小时的黑夜降临,失去“阳光”后如何保持体力?据上海航天局专家透露,月球车专门配备了“热控”单元,如同一部强力空调,适时“打冷气、供暖气”。夜晚,它将“缩骨”保温。除了依靠太阳能帆板外,月球车还借助蓄电池、同位素热源等设备保持“体能”和“体温”。
此外上海科研人员还指出,月面巡视探测器要想成为真正的月球车,还需要攻克1/6重力环境的适应性、长时间的月夜生存技术等关键技术。目前,全国各研究单位已开发了多款月球车,因此,必须在今后5年的全面比拼中胜人一筹,才能真正挂上“中华牌”的标签。
>>相关链接
航天史上第一辆月球车
1970年11月17日,航天史上的第一辆月球车———“月球车1号”,搭载前苏联“月球”17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该款无人驾驶型月球车。长2.2米,宽1.6米,重756公斤,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联合供电。
原本设计寿命只有90天的“月球车1号”,在月球“雨海”地区游历了10个半月,直至携带的核能耗尽。1973年1月8日,前苏联把一辆无人驾驶型“月球车2号”释放在月面的“澄海”地区。
世界第一辆载人月球车
1971年7月26日,“阿波罗”15号飞船把美国第一辆月球车———“巡行者1号”带上月面。与“月球车1号”不同的是,这是一款有人驾驶型月球车。“巡行者1号”价值4000万美元,长3米,宽1.8米,重209公斤。以电池为动力,最高时速可达16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