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俄文学校———俄罗斯文馆成立。
作为毗邻的两个大国,中国与俄罗斯的文化交往很早就已经开始。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派遣大量留学生去苏联学习,曾作为中俄友好的佳话传诵一时。
留学生住东交民巷清朝政府补贴很多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俄罗斯的东方扩张遭受挫折。通过《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俄罗斯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开始审视这个东方大国。由于当时西方兴起“中国热”,正在为“西化”而努力的俄罗斯也紧追时尚。
《尼布楚条约》签订不久,沙俄就向清政府提出派人来华学习中国文化。俄罗斯人主要想学喇嘛教经典,因为在俄罗斯新拓展的东方领土上,很多民众都信奉喇嘛教。另外,俄罗斯人来华,还想学习满汉文字,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
对于俄罗斯的要求,清政府欣然同意,并将这些留学生安置在国子监中,派专人教他们。由于这种方式学期不长,缺乏制度保障,因此俄罗斯一直希望能够定期派人来中国学习。
1712年,当时康熙皇帝派图理琛等人,前往俄罗斯境内土尔扈特部。作为交换,彼得大帝提出派遣以修士大司祭列扎依斯基为首的教士团回访北京。
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双方在恰克图签订《恰克图条约》,规定俄罗斯派4名传教士到北京传播东正教,并派6名学生来华学习满、汉语言,每10年轮换一届,俄罗斯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开始正规起来。
雍正皇帝对这些远道而来的留学生十分重视,不仅将他们安置在北京东江米巷(后改名东交民巷)的“俄罗斯馆”内,还设立专门的满族助教来教育他们。当时的满族助教是胡什图汉,汉族助教是陈宪祖,二人专门负责俄罗斯留学生的教学事务。不仅如此,清政府还每月给俄国留学生银钱、米和日常生活器物,甚至在其学成归国之际发放路费。
自此之后,在150年里,俄罗斯一共派了14批传教士团、共155人次的僧俗人员,其中除了神职人员外,还有医生、画师、植物学家、天文学家和专职留学生。
编写汉俄大辞典女皇带头种疫苗
留学生初达中国,首先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对于中国文字的特点,俄国著名汉学家比丘林在其著作《清朝内部与道德状况》中描述道:“在中国,他们不是用字说话,而是用声音说话,发音与字是分开的,不具有任何意义。他们也有文字,但不是由字母,而是由特定的符号组成,每个符号不代表发音,而是代表事物的意义,他们的书写顺序是自右向左,不是横着写,而是自上而下竖着写。这样一来,他们写书就从我们结束的那一页开始写起。”
尽管对中国文字的特点有所了解,但要学好这门语言,对于俄国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初到中国后,他们就尽全力学习汉、满、蒙文。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教科书和汉俄辞典,于是这些学生,开始协助传教士编纂辞典。
为了搜集词汇,尤其是生动的口语词汇,留学生们穿上中国服装到市场和店铺里去,询问和记录一些物品的名称,标出读音。通过这些人的努力,《汉俄大辞典》最终问世。后来,这部辞典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俄罗斯乃至西方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必备参考书。
此后,俄国留学生和传教士开始翻译中国的经典著作,像《论语》、《中庸》、《元史》等,都被他们译成俄文。一些留学生回国时,还携带大量的中国传统典籍,像19世纪初著名的留学生、汉学家比丘林回国时,携带的文献重达6350公斤,其中仅汉、满文的中国书籍就有12箱,全部文献书籍竟然需要15头骆驼驮运。
留学生来华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中医。俄国人对中医非常重视,早在康熙、雍正时代,许多来华的俄国使臣和商人,都曾接受过中医中药的治疗,疗效很好,因此中医在俄罗斯十分有名。当时俄国在使团中配备了专门医生,主要任务就是了解中医中药的成就。另外,治疗天花的“种痘术”也是通过留学生传入俄罗斯的。
当时的留学生中有人专门来学习“种痘术”,在学成之后,这些俄国学生很快在本国推广“种痘术”。
1764年,俄国女皇凯瑟琳二世带头接种“种痘”,使这一技术在俄罗斯迅速流传,并传入整个西方。
八旗子弟学俄文 留学生成汉学家
俄罗斯留学生在中国时间很长,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他们也协助传教士将一些东正教和俄罗斯典籍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教授俄文和拉丁文。
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开始有意识地了解俄罗斯。1708年,在康熙的授意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俄文学校———俄罗斯文馆成立,当时首批招收的学员多达68人,全从八旗子弟中挑选。
为了使师生安心教学,1711年,康熙规定,朝廷按月给师生每人两千吊钱,并增加一份钱粮,同时给学生授予一个闲职,以避免这些学生担心以后没有出路。
当年那些来华的留学生,大多学了汉、满、蒙、藏等语言文字,研习中国的文化历史,其中不少人曾充当中俄谈判的译员,而且出了不少著名的汉学家和学者。其中有俄国第一批汉、满文教授丹尼尔·西维洛夫、斯卡奇科夫等人;早期的汉学家有罗索欣、瓦西里耶夫和俄国汉学奠基人比丘林。
在长达200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俄罗斯的留学生们从最初学习中国的语言扩大到了医学、音乐、美术、哲学、社会等领域,他们开启了中俄文化交流的先河,为早期中俄经济交流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摘自《世界新闻报》金点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