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井,这个名字不少读者不会陌生。它就像我们都曾经听过的其他老井一样,已经不只一次受媒体的关注了。而且,12年前,在媒体的呼吁下,这口老井已经由相关部门进行了一定整修和保护。
时隔12年,四眼井再度遭受破损。
据杭州西湖景区管委会文物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杭州有一些古井已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其中年代最远的为唐朝的古井。还有众多的古井,因为没有确定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还未被列入保护的范围。不过,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老井的保护问题,相关摸底调查工作也已展开。也许,这是老井和我们都在等待的机会。
读者来电
救救四眼井
“四眼井是杭州的一口古井,但现在却破损得很厉害,有些字都看不清了。看了真让人心痛。”读者冯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96068打来了热线电话。四眼井和杭州的不少水井一样,曾经是当地人的饮水之源。
记者在四眼井旁看到,几名女子正在井台上洗衣服。探头往下一看,井里有很多水,但看上去好像不太干净。一名正在洗衣服的大姐告诉记者,如今村民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四眼井里的水,一般都用来洗衣服。
四口井的井壁上分别刻有“四眼古井”四个大字。但其中刻有“井”字的井壁上,已经破损了一大半,“井”字几乎看不清了。
在四眼井的旁边有一个四井亭,破损的状况也同样存在。几根柱子上掉漆十分严重,抬头往顶上看,石灰干裂得呈现一小块一小块。四井亭一边的栏杆也快掉下来。听村民说,栏杆是半夜被汽车撞坏的。
满觉陇村四眼井组村民洪先生告诉记者,四眼井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村民很想将这口井保护下来,让游客感受一下四眼井的文化。他们曾经设想,天热时,就在四眼井旁边摆上一口大锅,免费烧井水给游客喝。但遗憾的是,现在的井水已无法饮用,连四眼井也破损得不成样子。
据了解,12年前,在村民的呼声下,满觉陇村曾出资近2万元对四眼井进行过一次大的整修。当时,有村民提出,要在四眼井的四周围上栏杆,并立一块碑,刻上碑文,把四眼井的历史告诉南来北往的游客,将四眼井作为杭州的一处历史文化名胜点保留下来。但最后,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纳。
记者调查
杭州老井 大多凄凉
钱塘第一井
甘甜井水成追忆
位于大井巷里的五口井,又名“钱塘第一井”,1987年杭州市文物保护局立碑加以保护。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钱塘第一井。在一个很大的墙圈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五个井口,井口的石头因长期打磨变得光滑。据在附近开酒坊的张先生介绍,“现在古井用的人不多。井水一不用,就变成一汪死水。加上3年前大井巷拆迁,水质更糟了。2005年,施工队用水泵来抽水清理,井水稍微好些。”
住在古井附近的金先生,是为数不多还没搬走的住户:“我在这住了30多年了,从儿时开始就用这口老井了,井水很甘甜的。现在水变得如此浑浊,谁还敢喝呢?”
双井
井水发臭 只能洗痰盂
在城隍牌楼处的双井,它的历史至少追溯到清朝。风光一时的双井,曾经有多少人受过它的恩惠,如今发臭的井水只能洗洗痰盂。
记者走近这口井,就闻到一阵扑鼻而来的臭味,离井一米开外是一个下水槽,再回头看这两口井有被修葺过的迹象。一边的井眼还留有当年石头的本色,古朴而沧桑,而一旁的井眼已经被砌上水泥。
在附近开店的梅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老路改造,10多年前的马路拓宽工程,越来越把这老井往马路中间推。这口井就变成来往车辆的过路石。也因为这样,双井常常被车撞。“那新井口,也是年前才修理过的,可是前几天又被车辆撞了个正着!”
75岁的倪大伯跟记者讲起双井辉煌的时候,习惯性地眯起了眼睛。他说,他小时侯,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有人排队到这里来提水了。源源不断的人流一直要持续到中午。
郭婆井
井水尚能洗衣
位于瑞石亭处的郭婆井,一向以甘甜的山泉水而闻名,可是周围房子的化粪池造的很近,使得水质一年不如一年。
郭婆井的地表上是四个井眼,井圈处用白色的塑料进行了加固,原来的井口很低,后来太庙社区出钱进行了修葺,以便井能更好地为附近居民服务。
前来洗衣服的朱大姐说,道路改造时,周围的下水道、污水管的水渗透进来,井水就变坏了。不过,居民还是对井很有感情:“这是祖辈就用惯了的井啊。社区出钱做了洗衣板,有时候我们也喜欢拿些东西到这边来洗,用用还是很方便的。”
住在周围的方大伯谈起老井一脸无奈:“20多年前,这井水已经不能喝了。10年前,居民拿井水到卫生部门去检验,得出的结果是大肠杆菌等多类细菌超标。这口井是继附近其他两口井之后又一口岌岌可危的老井了。真希望政府能够保护这口老井。”
相国井
牛皮癣贴满柱子
位于解放路和浣纱路交界处的相国井,四面被白色大理石雕花围栏保护着,柱子上贴上了不少“办证刻章”的牛皮癣广告。石头井圈已经由原来的六边形变成了现在的圆形,小小的井口上盖上了一个水泥“帽子”,井内有无水,有多深,我们看不到。
井的旁边有一块石碑,是1987年5月立的。20年过去了,石碑的四个角落有两个是脱落的,旁边还留着碎石。石碑的正中间“相国井”三个绿色大字,油漆的颜色也有些脱落。
文物处的工作人员说,相国井“戴上帽子”由来已久。因为这里的井水早就不喝了。有些没有戴帽子的井,人们也只是用来洗衣服,不会当作饮用水。
权威说法
井水调查已经开始
老井保护艰难起步
杭州西湖景区管委会文物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杭州的七八口古井,比如相国井,已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其中年代最远的为唐朝的古井。还有众多的古井,因为没有确定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没有列入保护的范围。只做为百姓的生活设施,由市政部门管理。
关于老井的情况,记者也走访了杭州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
监管中心朱剑修主任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他们大多针对的是深水井的监管,也就是80~100米以下的深井。按照规定,老井中的水属于民用水范围,并不是他们的管辖范围。但朱剑修主任也表示,目前杭州市地下水的规划正在赶制中,规划把民用井水纳入其中,包括了对地下水普查部分以及合理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其实有了自来水以后,井水的使用就越来越少了。其实井水‘常用才能常新’。”朱主任说,“不要小看这些井水,如果科学地利用起来,到必要的时候这些井水就可以用作应急水源。另外,杭州的老井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这些对于丰富杭州的历史文化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从满觉陇村传来。村里的胡书记说,下个月,西湖名胜区四眼井块整治工作将拉开序幕。到时候,四眼井也要被重新维修一次,可能要立碑,刻上碑文。目前,整治方案正在酝酿之中。
而另一方面,从杭州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传来的消息也令人振奋——关于老井等民用水的前期调查近日开始着手。开展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首先杭州老井的材料就无从下手,杭州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节水办公室到现在都没找到一个部门是专门负责管理老井的。他们这两天刚开始调查,但都是从网上寻找老井的资料。接下来他们会到城建档案馆或林水局等部门,寻找更详细的资料。对于这些水井的调查,他们会查清水位,水质。但是就算找到了井的位置,还要弄清楚它的产权单位,征得同意后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井水合理的处理和监管。这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一起合作才行。
如果您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古井渴望得到保护,如果您对家门口老井的故事津津乐道,或者对老井的保护有高招和好的建议,那就来个电话吧——本报热线96068等你来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