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涧新村里的新房子
粮草涧新村的街道
本报驻张家口记者 张岩 文/图
新闻提示 武仲亮,蔚县粮草涧村的村主任,一个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农村人。2006年10月,在他的张罗下,粮草涧村举村搬迁,58户村民全部搬进了投资520万元建成的新村。在全部投资中,除政府拨款33万及其他捐款之外,有450万元是由武仲亮自掏腰包无偿垫付的。粮草涧迁村壮举完成之后,受到山城人民的极大关注。4月1日,记者来到粮草涧村探询迁村背后的故事。
“煤老板”被村民推举成村主任 4月1日早上8时,记者踏上了张家口发往蔚县的长途班车,粮草涧村(新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20公里的山里,赶到粮草涧村时已经是下午1时了。
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村委会主任武仲亮,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武仲亮今年50岁。14岁那年,刚小学毕业的武仲亮由于家里穷而上不起学了,他就和大人们一起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辛苦一年下来也只是能有口饭吃,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脱离贫困。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蔚县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了更多的开发。1985年,武仲亮放下手中的锄头,拿着东拼西凑的1万元资金做起了煤炭生意。由于他肯干又精于管理,他的煤矿从本乡开到了外乡,经济效益也翻番增长,目前他个人拥有年产15万吨和年产5万吨的两个煤矿。
煤炭生意越做越大,武仲亮也变成了粮草涧村最富的人,村民们都开始找他借钱救急,300、500,3000、5000,只要乡亲们开口,他从来没有拒绝过,武仲亮在村里的威信越来越高,“有事找老武”也就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1997年,在村民的推选下,武仲亮当上了粮草涧村村委会主任。其实当时他并不太愿意当这个主任,只是没法拒绝乡亲们的好意。
这个村委会主任他已经当了十年了,十年来他的煤炭生意也不断壮大,在他的带领下,有一些村民也做起了煤炭生意,也有村民到他的煤矿去上班,再加上村里种植、养殖业的收入,他们村的人均收入已经从1998年的1740元增长到452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子富起来了 房子不安全却出了名 三里五乡的都知道粮草涧富了,但也知道粮草涧的房子住着不安全。
粮草涧村地下是多年前的县煤炭公司的采空区,近年来已经出现地面下沉的现象,很多居民家的房子都出现了裂缝,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倒塌。
据村民介绍,几十年前县煤炭公司在他们村开起了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村子下面的煤炭资源被挖走了,留给村里的是一片采空区和数量有限的赔偿金,根本无法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在煤矿关闭后的几年里,粮草涧村村民的住房就开始出现断裂现象,到了2004、2005年这两年,这种现象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
村民刘文对记者说,2005年6月份,他家的半间配房先是裂了半尺长的大缝,后来在一天夜里全塌了,万幸的是那间房里没有住人。到2005年底,全村一半儿以上的房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由于粮草涧村的危房太多,并且人们也不愿意在采空区上面建新房,再加上以前的经济条件落后,年轻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他们村。而且,村子里的贫困家庭还发生过由于忍受不住贫困,媳妇抛下孩子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的事情。
为建新村拍胸脯:“缺多少我个人补多少” 村民天天住在危房里,武仲亮这个村主任很着急。2003年,武仲亮就开始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积极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但由于种种困难始终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2004年,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中,粮草涧村被列入蔚县第一批生态文明创建村。武仲亮感觉到机会来了,他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的背景下,多次召开村民大会,经多方协商,全体村民一致通过了整体搬迁的决定。
迁村计划确定之后,摆在武仲亮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因为根据初步预算最少也得300万元,而他们在多次奔波之后,从相关部门争取到的资金只有33万元,这和初步预算的资金数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武仲亮“煤老板”的身份发挥了作用,在村民大会上,他拍着胸脯说:“一定要建新村,资金不够,缺多少我个人补多少,住房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不能再等了。”
花费520万打造新村 村民抓阄分新房 2005年7月,经过地质专家的论证,新村村址确定在旧村西北方向400多米开外的一块空地上。随后,新村建设正式开工。
到2006年初,新村的住房基本完工,但是有的村民不愿意马上搬迁,因为新村的交通和吃水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于是武仲亮又出资修了一条通往新村的水泥路,把1.5公里外的乡道和新村连了起来。
吃水的问题早就在新村规划之中,但由于地下条件复杂,无法使用机器打井,只能靠人工挖掘,既费时又费钱。但是武仲亮没有放弃,他请来了工程队,花了8个月的时间,耗资90多万元,终于在新村旁边挖出了一眼280米深的机井,这口井直径达两米,蓄水量很大,涌水量每天达800多立方米,吃水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2006年4月,新村的各项设施正式完工,在分房大会上,通过抓阄,村民们都按号分到了自己的房子,并开始陆续搬迁。
新村占地22600平方米,有统一的大门及围墙,新村住房统一为宽敞明亮的瓦房,共分五排,每排12户,村里的街道全部实现硬化,路边还铺有彩砖,每个路口都配有路灯,村子南端是宽阔的文化广场,广场四周安装着各种健身器材,广场两端是学校和村委会所在地。徜徉在新村街头,让人无法相信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山村之中。
到2006年10月25日,粮草涧村全村58户167人全部搬进了新居。
粮草涧村的会计刘富给记者介绍说,目前新村建设已经花费了520万元,其中有450万是武仲亮自己出资无偿垫付的。
武仲亮的爱人刘凤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和老武都是粮草涧村人,现在虽然我们富了,但是还有很多乡亲生活贫苦,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帮粮草涧是应该的。”
武有是武仲亮惟一的儿子,现在基本上接了父亲煤炭生意的班,他告诉记者,虽然他们的煤矿投资不少,而且还有贷款,但是他认为钱可以再挣,贷款可以慢慢还,父亲的做法必须全力支持。
小村的命运正在改变 “来说亲的媒婆可多了” 王素琴大姐今年49岁了,家里有6口人,在新村里分到了4间房。她对记者说,他们家在旧村的房子是3间,几乎都有裂缝,这次多亏老武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
村民刘栋今年43岁了,十年前由于家里穷,他媳妇扔下孩子走了,再也没有音讯。他在新村分到了三间房,并且去了武仲亮的企业上班,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去年腊月,在别人的撮合下又娶上了新媳妇。他握着记者的手说:“我现在生活可幸福了。”
据村民介绍,现在到他们村“说亲的媒婆可多了”,粮草涧村已经今非昔比了。
现在的粮草涧村不仅有自己的巡逻队、禁赌会、清洁队,而且还组织村民自编自演了很多文艺节目,村里打架的没有了,赌博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下棋、打球等文明健康的业余活动,呈现的是一派新气象。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武仲亮对记者说:“我是靠政府的好政策先富起来的,我做这些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对社会、对老乡作出一点回报。”
武仲亮现在惟一的遗憾是村里还没有一个本科大学生,他准备在村里立个大牌子,告诉村民他将自己出钱重奖本村第一个本科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