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一行到八达岭长城脚下植树时,会场气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所笼罩,他的讲话也因此听上去特别容易理解:
“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环境形势最严峻的时刻。”这,有否近乎于国歌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意味?他的注释是: “土地、淡水、矿产、森林等资源的快速耗竭制约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使人民健康受到威胁;环境引发的投诉和群体性事件正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
他开出的药方,是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公众应该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
从理论上来说,强化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社会公众力量,形成环保的制衡作用,确为上善之策,这也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事实也屡屡表明环保职能部门在地方保护主义与GDP冲动面前的软弱无力。问题在于,公众深度参与环保的”绿色通道“并不顺畅。环保民意的作用力如何得到有效释放、达成现实,才是参与与否及程度深浅的关键,需要在法治的可操作性上得以保证。否则,这种发自漫天沙尘里的呼声,很容易被沙尘湮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