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追“星”族不追明星追星星
科普活动给学生带来愉悦和知识
龙岗区科协去年投入60万元,为辖区内各学校师生提供丰盛的科普大餐。记者昨天专门走访几所学校,感受科普工作给青少年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与星空结缘
2007年3月19日,深圳出现日偏食,平冈中学的王玉春老师立即让天文学社的同学到不同班级去,指导同学们用废旧照片底片观看这一天文现象。走过了六个春秋的平冈中学天文学社,是龙岗区第一个学生天文科普社团,现有社员61人,来自高一、高二年级。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的王玉春老师告诉记者,天文学社几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社员的天文摄影作品曾获省、市级比赛一、二等奖。2005年以来每年都有学生在国际以及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
王老师说,让她最骄傲的并非名次、奖杯,而是在天文学社让她看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观星活动有时在夏天后半夜,天文台不能安空调,可是没有一个学生喊热;到野外观测时,蚊虫很多,他们都能吃苦耐劳,这让我很感动。”由于龙岗环境比市内更适合观星,深圳大学天文学社、深圳市实验学校也经常同平冈中学天文学社一同组织学生到郊外观测。
天文学社迎来又送走一届届学生,而有的学生到了大学对天文的兴趣不减,参与所在学校的天文兴趣小组。王老师说:“学习天文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们知识更全面了,而且把它作为一项保持终生的业余爱好。”龙岗中学
水质调查关爱家园
龙岗中学自2000年以来一直很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去年十月份举办了“科技月”活动,包括科普知识竞赛、科学英语演讲比赛、“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系列活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该校组织学生对龙岗河进行的水质调查的活动。
调查之前各班先分别开展水资源知识竞赛、制作黑板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调查的第一个项目是做龙岗河水质问卷调查,据龙岗中学教导处负责科学教育的钟思娥老师介绍,全校初中三个年级共48个班,每个班学生都把一份问卷带回家做调查,最后收回2200余份有效问卷。“问卷里涉及到被调查者对龙岗河变化的认识,对龙岗河的行为调查比如是否曾经往河里倒垃圾等等。我们把问卷发到每一个学生,实际上是发动学生和他的家庭一同关注自己身边的水质污染。”
另一个项目是对龙岗河水污染源和污染物的调查,钟老师和参与这项目的10多个学生经常在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就骑着单车沿龙岗河上游走,每发现一处有污水排放,就循着排放点找排污的“东家”,并记录下来。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切身地感受到龙岗河很重要,以及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钟老师告诉记者,她很希望龙岗中学能有一个水质研究室,使活动的开展能更深入和持久。龙城高级中学设奖鼓励学生科技创新
为了配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龙城高级中学投资建立了天文观测台、理化生探究实验室、科技制作室、机器人活动室、生物科技园。在近20名教师的培育下,学生多次在全国性的航空模型、车辆模型比赛中获奖;去年下半年在科学创新及科技模型比赛中获国家级奖21人次,市级57人次,区级22人次。
“我们学校的特色是科学素质教育,不仅是科学知识教育,还有对学生科技创造能力的培养。”该校科研处的涂源安老师介绍,学校在寒暑假都要求学生开展“四小”制作活动:小制作,小革新,小发明、小论文。作品交由学校进行评选,然后在科技作品展中展出: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共40个班,每班都有一个展位,平均展出3至5个作品。学校还举办“科技节”,其中科技创新比赛设置奖项达500多项,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涂老师介绍,他们先让学生把发明的“点子”写出来,然后再由老师指导制作,至今已经收到1000多个“点子”。晶报记者李果实习生詹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