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三问民用天然气价格上涨---国人仍须平静接受
易小非
根据北京市政府批准,从4月1日起,北京市范围内销售的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15元,调整后的价格为2.05元/立方米。这是过去一年里,北京天然气第二次涨价。
疑问一:天然气价将翻倍是否危言耸听
在媒体对北京天然气涨价的报道中,几乎都提到了未来天然气价格将翻一倍的预测,这是不是危言耸听呢?目前进口天然气在中国天然气消耗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50%。如果按照进口价格计算,目前液化天然气到岸价格,加上储存、再气化和管道运输成本,城市门站价格要达到每立方米2.8元。而国内主要城市天然气门站价格仅为每立方米一至两元左右。这意味着即使按现进口价格计算,进口天然气的最终使用价格要上涨50-70%。
而如果按照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格衡量,国内天然气涨价幅度则可能更加惊人。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天然气平均价格大约为每千立方米1000元人民币(工业与民用天然气的平均价格),目前欧洲市场上的天然气平均价格大约为260美元/千立方米,按目前汇率计算约合2040元/千立方米,美国市场上约为280美元/千立方米约合2180元人民币,虽然俄罗斯供应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价格远远低于上述水平,但中国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很可能参照欧洲标准,这意味着如果与上述两地市场价格接轨的话,中国天然气价格至少要翻一倍。
此外,考虑到国际油价仍在节节攀升,尽管短期可能会有所回调,但长期上涨的趋势并没改变。鉴于国际油价是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作为一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天然气价格未来看涨的可能性很高。很显然,这次北京天然气涨价0.15元只是未来一系列涨价的序幕。
疑问二:政府定价Vs市场定价
从世界范围看,尽管各个国家天然气定价方式各有千秋,但从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看,天然气定价方式基本上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两大类,且未来发展趋势为市场定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天然气定价都在轮番上演着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的相互博弈。
以天然气消费程度较高的美国为例,其定价先后经历了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对天然气价格一直实行管制政策。过度管制导致了美国天然气供应的严重短缺。1954年,美国政府规定对州际贸易的井口气价进行管制,每一千立方米干气大约为17.89美元,较低的价格抑制了天然气的有效供应。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一直到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系列法案,旨在取消对天然气行业的管制并转向市场导向。1985年,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开放州际天然气管线运输行业的法令;1987年和1989年,政府撤销了带有管制性质的《发电厂和工业燃料使用法案》,并开始执行具有市场化定价性质的《放开天然气井口价法案》;1992年,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通过了要求州际管道公司将管道输送和销售进行垂直分离的法令,并改进了计算运输费率的方法,引进了运输能力开放计划。天然气井口价的放开以及两个法令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天然气批发市场的运作,促使严格管制转向自由竞争。
实践证明,美国取消市场管制的政策是成功的。从井口价完全放开的1989年起,美国天然气的产量增长了31%。在取消管制的10多年后,美国市场在批发层次已完全自由化并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疑问三:天然气价格Vs国民承受能力
在诸多支持天然气涨价的理由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实现与国际接轨。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在居民收入还保持着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时候,许多需要居民掏钱购买的商品却争先恐后地实现了“国际接轨”。毫无疑问,天然气涨价的终极目标也是与国际接轨。耐人寻味的是,“接轨”呼声最高的都是些垄断性比较强的行业。官方数据显示,2004年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2倍,如此巨大的差距下,油价、银行却都要和美国接轨吗?
当然,政府在涨价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民众的承受能力,北京市发改委在宣布涨价消息的时候也提到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但能够获得政府补贴的家庭毕竟只是少数。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气涨价不同于汽油柴油涨价。由于目前中国人拥有私家车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多是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会大一些。因此,汽油柴油涨价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天然气却牵涉到千家万户,几乎每个城市家庭都离不开天然气烧水做饭。对低收入家庭来说,即便小幅度涨价也可能加重他们的负担。因此,天然气价格如何与国际接轨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对普通民众来说,天然气价格如何实现国际接轨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天然气涨价的现实和未来的趋势,尽管可能不太情愿。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