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实习生 张舒 商报记者 王薇 报道目前,修理厂代理索赔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一些修理厂却借代理之名行欺骗之实,即利用代理索赔的机会进行保险欺诈,并从中牟利。日前,一家修理厂在被保险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将其纠出,避免了车主的损失。
夸大事实报案
2005年4月16日,某保险公司接到某汽车修理厂工作人员的报案,称:被保险人庄先生在驾驶轿车途中,因视线受阻,不慎与一辆面包车发生碰撞,造成损失达1万余元。庄先生因为工作繁忙,故将该事故的索赔事项委托修理厂办理。2006年5月13日,修理厂提交案件索赔单证。保险公司在审核案件单证时发现:(1)两车碰撞痕迹不相吻合;(2)事故发生地为住宅区,根据路况推测,车辆行驶速度有限,发生大金额车损的可能性不大。基本上述疑点,保险公司决定对该事故另行调查。经调查,保险公司发现虽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与修理厂提交的事故证明一致,但事故却是因为庄先生驾车不慎撞墙所致,且车辆损失只有千余元。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及保险法的有关内容作出拒赔决定。
钻法律空子骗赔
保险欺诈行为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而且增加了被保险人需要支付的保险费,间接损害了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根据《保险法》第28条和第138条的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为保险欺诈行为,保险公司根据具体情况,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然而,对于修理厂通过代理索赔的骗赔行为,特别是有些修理厂在被保险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移花接木”或者“吞吃”不同档次材料之间的差价,我国《保险法》没有直接做出规定。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代理人制度的规定,修理厂在代理索赔中扮演的是被保险人代理人的角色。一般情况下,相对于被保险人而言,修理厂更为熟悉保险公司索赔的事宜。因此,比起亲自打电话向保险公司报案,等待查勘人员来查勘和定损,将车开至修理厂修理,然后带着证件和修车发票到保险公司索赔,委托修理厂代劳更为方便快捷。
索赔要亲自上阵
根据《民法通则》第63条第2款的规定,代理人行为应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但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2款,代理人即修理厂如果不履行职责而对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本案中,作为代理人的修理厂,在接受庄先生的委托后即负有忠诚义务,应基于诚实信用的原则,从庄先生的利益出发。在此情形下,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此时对庄先生造成的损失,应当由修理厂承担。对于被保险人,在委托修理厂进行索赔时,要选择正规的或者品牌比较好的专业修理厂;将索赔事宜委托于修理厂后,不要不闻不问,应配合保险公司勘查人员进行现场的勘验;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不要随意将行车证、驾驶证、身份证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交给他人,以免他人虚报资料进行索赔。(编辑 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