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救助儿童在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食堂就餐。
从街头流浪到救助中心
“这儿真舒服!叔叔阿姨对我也好。”13岁的刘立扬曾流浪在郑州、石家庄的大街上。有时钻到网吧,饿了就吃别人的剩饭。到北京后,睡在地铁站里,“冷啊!”他告诉我们。
现在,他不用再挨饿受冻了。3周前,他在警察的帮助下来到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吃、住等基本生活已得到完全保障。
成立于2003年10月22日的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乡,由一所废弃小学校改建而成。
市财政先后拨款1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救助。现在的中心占地18亩,有150张床位,共有40多名工作人员。中心目前负责对全北京市发现的3岁至18岁、身体基本健康、智力基本正常、身边没有监护人的流浪乞讨儿童进行救助保护,目前已救助的未成年人达2700余人次。
“儿童身体、心理发育不成熟,因此需要单独区分出来,以防止和成年人在一起染上不好的习惯,或受到不利影响甚至伤害。”救助保护中心副主任许东说,“我们的工作理念就是救助、关爱、保护、教育。”
社工帮助打开孩子心扉
许多孩子不愿说出家在哪里,是救助流浪儿童面临的第一个考验。200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中心签署实习协议,选派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用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解开孩子们的心结。
曾在此接受救助的女孩张明丽,一直对自己的身世缄口不言。社工同学注意到,明丽在一幅名为“昨天的我”的图画上,将手拿鞭子的女人代表妈妈,而将浑身伤疤的小狗、笼中小鸟、流泪的星星代表从前的自己。他们由此入手,终使小明丽敞开心扉:是因为成绩差,常被家人打骂而离家出走。通过说服教育,她开心地回到了父母身边。
“社工带来了新的、人性化理念和方法。”许东说,“有了这些年轻志愿者,打开孩子的心门就容易多了。”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调研员张齐安介绍,现在各地流浪儿救助中心都已经引入社工,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改进救助、管理工作。他表示,民政部目前在流浪儿童救助上大力推动“开门办站”,提倡社会工作方法,已经规划了系统内社工专业人员建设,今年内将出台社工制度的具体方案。
由基本性保护转为发展性保护
刚刚放学回来的7岁女孩刘雪眉告诉我们:“我喜欢上学!可以学知识!”她是中心第一个参加正规小学学习的适龄孩子,正在王四营中心小学上学前班。
雪眉是因无法查找到监护人而滞留半年以上的孩子之一。中心3年多来救助的儿童中,这样的孩子有30个。许东说,“中心从去年开始已由基本性保护转为发展性保护,将救助重点转到了教育上。”
目前王四营中心小学已与中心签订协议,同意接收符合条件的儿童。今年5月,将会有专职教师前来开设“复式班”,为无法就读正规学校的孩子授课。短期接受救助的孩子,为不耽误学业,也要每天进行历史、自然、法律等基础文化课学习。
对一些已经长到十四五岁的孩子,中心考虑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拥有谋生本领。现在已经有职业技术院校主动与中心联系。
2010年建成全国救助保护网络
到今年3月28日为止,已有2663名流浪儿童从救助中心离站返家。每当亲人来接领孩子,工作人员都会与其面谈,让监护人和孩子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以使孩子不再流浪,能够真正回归家庭和社会。
张齐安说,今年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对易出现流浪儿童的家庭进行主动干预通过解决家庭问题,让他们在家庭中得到关爱和教育,从源头上降低儿童流浪的可能。
据了解,到2010年,全国将基本建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网络,救助保护覆盖面将比现在增加5倍以上。前不久,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民政部在去年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正在着手制定《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办法》,目前已形成初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