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收缴了2000余枚伪造证件使用的假公章、2300余假证件、3万余张没来得及张贴的“野广告” 本报记者 赵航 摄
本报讯(记者 程彬)“它们就像‘牛皮癣’,糟蹋着我们西安美丽的家园……他们气焰嚣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年3月初,在给西安市市长陈宝根的信中,西安交通大学一位老教授痛陈“野广告”之患。此信立即引起了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3月初至今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一场集中围剿“野广告”的战役。
西安市公安局城管支队将制贩各类假证、张贴“野广告”幕后的12个老板抓获并依法刑拘,还有3人被行政拘留。
老教授愤慨 “野广告”太猖獗
昨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城市管理警察支队支队长黄安生拿出了那封老教授给陈宝根市长的书信。这位并未透露自己姓名的老教授说自己是从西安交大退休,信中写道:“最近两年,西安的城市卫生环境确实有了很大改观,给来西安观光的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是,地面上的非法小广告问题,长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们作案的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作案频率与密度也越来越高,真是气焰嚣张。”
“就‘野广告’治理问题,市委书记孙清云和市长陈宝根都先后作过重要批示。”黄安生说:“根据市上领导批示,我们城市管理警察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治理和打击‘野广告’的专项行动,并且第一次上升到法律高度从严打击,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野广告”面目 是典型的诈骗犯罪
黄安生说:“我们也认识到‘野广告’并非小问题,表面上看似是一种危害城市环境和市容卫生的行为,但其实质是一种典型的诈骗犯罪。老教授的信中迫切希望整治‘野广告’使我们更觉得责任重大。”
据介绍,应聘者按照“野广告”上的电话联系后,对方以需要交纳保证金等,要求应聘者给指定账户汇入数额不等的现金。当应聘者汇款后,对方即刻消失。被诈骗的对象主要为农村进城务工者、家庭经济拮据的大学生和急于找工作的城市无业者。而受害者在上当后,因生活一时无着落会成为社会隐患。
“野广告”危害 助长弄虚作假之风
黄安生还从深层次来分析“野广告”的危害,一些“野广告”以招聘公关小姐、公关先生为名,干的是一些丑恶的勾当。受利益的驱使,一些青年男女在“野广告”的鼓动下,被拉入非道德的交易中,严重地冲击了伦理道德,甚至导致一些原本幸福的家庭被破坏。
同时,“野广告”严重破坏了诚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的风俗。制造和贩卖各类假证件假文凭,助长了许多人弄虚作假之歪风,也助长了社会腐败现象。据200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明,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比国家教育机构统计的人数整整多出60万,这60万拿着假文凭的人给社会带来不少隐患。
摧毁5个“野广告”黑窝点
焦利亚
刘思栓
连日来,许多细心的市民欣喜地发现,街头的“野广告”越来越少了。原来在此次围剿“野广告”战役中,警方除摧毁5个“黑窝点”,抓获“野广告”幕后老板外,还依法查扣各类假公章2000余枚、各类假证件2300余份,收缴3万余张没来得及张贴的“野广告”,大大打击了“野广告”的嚣张气焰。
案例1 蹲点守候
6小时捣毁“黑窝点”
西安市莲湖区工农村有人制贩假证。3月13日下午,根据群众举报,西安市公安局城管支队直属大队民警立即行动。经过6个小时守候,3月14日凌晨1时许,民警冲进一家民宅,将正在印制假证件的“黑窝点”捣毁。疑犯马武军、徐兰兰当场被抓获,警方现场缴获一大批各类假证和制造假证件的设备。
32岁的男子马武军是渭南人,其“搭档”21岁的徐兰兰来自河南灵宝,从2006年3月开始,两人悄悄在工农村一家民宅租房居住,开始制作贩卖各类假证件、假公章,从中牟取非法利益。
案例2 顺藤摸瓜
跟踪张贴者揪出幕后老板
当日凌晨1时许,在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城管支队直属大队的另一路民警正蹲点守候,这时,陕南镇安的15岁少年周某出现。他怀揣着数十张“野广告”,每张都印有刻章办证字样,他很快地将“野广告”张贴在公交车站牌上。民警跟踪周某并将其擒住。在周某带领下,警察先后抓获其同伙,一名15岁少年寇某和41岁的妇女赵晓华,两人都是渭南人,警方还当场查获尚未张贴的“野广告”1万余份。经了解,从2006年9月开始,赵晓华和周某、寇某等人受人雇用,专门在深夜四处张贴“野广告”。
民警顺藤摸瓜,立即赶到西关正街一家名为吉尔装饰的印务店,印务店女老板张华就是这个张贴“野广告”私刻公章窝点幕后老板。
案例3 乔装买证
抓获高校门前卖假证的贩子
3月20日前后,西安市公安局城管支队浐灞公安室民警在市区内发现贩卖假证的一男一女。民警沿路跟踪至太白北路某高校门前,发现两人在高校门前转悠,向过往行人贩卖假证。
3月26日上午10时许,在公安城管支队其他兄弟单位配合下,浐灞公安室民警李广智、李华强等人乔装成买假证件的,与这对男女“交易”。次日上午10时许,警察在莲湖区丰庆路糜家桥老村村口,将欲出门“送货”的这对男女当场抓获,从两人身上查获造好的5份假健康证和一张假二代身份证。
36岁的男子刘思栓和32岁的妇女焦利亚均是渭南市澄城县雷家洼乡同一个村庄的人。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两人租居在同一民宅不同楼层,大肆制造贩卖各类假证、假文凭。焦利亚交待制贩假证非法收入4000元。昨日下午,在西安市看守所,记者见到疑犯刘思栓和焦利亚,焦利亚抹着眼泪说:“我吃了没文化的亏,只能在餐馆打工觉得下苦不挣钱。当初,想着能用假证帮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找好工作。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太晚了……”尽管如今悔不当初,但是他们终究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本报记者 程彬/文 赵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