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关义霞)昨(3)日早上,成都第十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早操,他们使的“家伙”,有川剧中的大旗,也有铁环、陀螺等四川民间常见的东西。据悉,从昨日起,由该幼儿园等单位承担的《构建川西民间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课题正式开题,预计2年后,由川西民俗文化所汇编成的教材将正式投入使用。
新鲜:
老民俗进入幼儿教育
在十三幼儿园楼梯转角处,修建着具有川西风格的凉亭,过道上挂着小朋友自己制作的“剪纸”、“花灯”、“川剧脸谱”等四川民俗艺术品。幼儿园还在园内创设具有四川
民间文化特色的多种活动区,如“农家小院”、“茶馆”、“川剧时装表演区”等,让幼儿在游戏、生活、学习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据成华区教育局教育三科钱莉科长介绍,将四川民俗纳入幼儿课程已经在成华区的十二、十三、十四幼儿园实行了3年。其中,十二幼注重川西地区的传统游戏,如跳房、转陀螺等;十三幼儿园的民俗教育则以民间文化艺术为主,如川剧脸谱、剪纸、童谣等;十四幼偏重于各种传统节日,如端午、重阳,以及24节气等节日风俗教育。
现状:
教育作用还有待研究
钱莉称,不是所有民俗都会原封不动地拿到课堂上来用,老师们也没有一套现成的教材。“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孩子是否有用,能达到哪些效果。”
钱莉表示,虽然实行了3年,但他们并没有搞清楚民俗在幼儿教育中究竟能起到哪些作用。目前,虽然也有一些学校将民俗纳入课堂,可他们忽视了民间文化背后的价值,缺乏系统性。为了让民俗活动更好、更科学的应用到教学中,于是有了此次研究课题的申报。据了解,该课题将延续到2009年底,届时,将形成川西民间文化的幼儿音像教材、文化教材等。
专家:
有共鸣才能传承文明对此,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姚文忠教授也认同学校的做法。他认为,在个人发展中,只有从小便与传统文化产生情感上的认知和共鸣,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中华文明具体反映在各地的民俗文化中,如果不抓住各地方的民俗文化,宏扬中华文化也只是一个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