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深圳塘朗山的垃圾填埋场处于半关闭状态,而前海湾一个鱼塘的虾蟹海鲜随之集体死亡,这两件事情发生的因果联系,让人想起著名的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于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当然,发生在深圳的这两件事情不需要复杂的模式去分析,而仅仅是因为填埋场的半关闭状态,导致一些司机乱倒垃圾,那些随便倾倒的工业垃圾产生污染,给鱼塘的生命带来灭顶之灾。细究起来,除了那些乱倒垃圾的司机该谴责和处罚,还有管理部门的责任。比如说,在垃圾填埋场即将饱和的时候,应及早规划新的填埋场,给垃圾一个去处。
笔者尤其关注的是,城市的各种垃圾源源不断地产生,每天产生上万吨垃圾,而垃圾填埋场对垃圾的消化却非常有限,如果原有垃圾填埋场被垃圾填满,就需要寻找新的填埋场。考虑到深圳寸土寸金,考虑到还要维护城市生态所必要的生态线,城市垃圾治理的形势就会更加严峻。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就不仅仅要去管理那些乱倒垃圾的人,更要考虑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这后一种管理其实深远地影响到城市的未来。
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深圳对循环经济的重视,这是深圳克服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压力日盛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之途,首先是要减少垃圾的产生,其次是如何把垃圾变成可再生资源。
在减少排放方面,需要产业政策来制约乃至关闭那些污染大、能耗高的企业。深圳属于资源短缺型城市,产业结构需要向非资源消耗型的产业调整,而深圳在这方面的发展也确实做得不错。深圳被评为2006年中国六大最具国际化金融生态城市,也致力于发展高端服务业、文化产业,这些产业消耗少,排放少,创造的经济和社会财富却更多,更具有竞争力。
在废物利用方面,虽然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变废为用,本身是需要成本的,正如我们知道中水利用可以减少水耗,但中水的处理成本如果太高,其实也等于要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应真正发挥节约资源、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实际功效。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只要有利可图,就一定有企业参与其中,而要让循环经济真正有利可图,成为企业趋之若鹜的阳光产业,也还需要政策扶持和鼓励。比如,城市对建筑的节能作出强制性标准,就可以推动建筑开发商参与到循环经济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