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035型潜艇 资料
韩国海军“张保皋”级潜艇 资料
海盗与潜艇,谁更厉害?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比较突然被英国媒体拿了出来,其结论是:长期存在于西太平洋的海盗即将增添新“伙伴”——潜艇,而随着“潜艇竞赛”的加剧,潜艇冲突可能取代海盗,成为西太平洋上最大威胁。评价东亚、东南亚诸国的军事发展倒也无可厚非,然而,英国媒体的这篇报道笔锋一转,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中国,称各国发展潜艇是为了“抵御中国潜在的威胁”。军事专家则表示,在友好国家之间提军备竞赛,过于牵强附会,英国媒体这种不客观的说法只为一鸣惊人。
这种言论既对地区安全不利,也损害散布言论者自己的利益。
潜艇取代海盗成最大隐患
长时期以来,西太平洋上最大的威胁一直是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海盗,特别是在马六甲海峡等战略要冲,海盗袭击格外猖獗。不过,英国《星期日电讯报》4月1日的文章认为,随着“潜艇竞赛”的加剧,潜艇冲突将取代海盗,成为西太平洋的最大威胁,因为潜艇可以击沉船只,袭击港口和石油设施,铺设水雷,实施登陆作战,“这要比海盗的威胁大得多”。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这篇题为“潜艇需求增加,中国因挑动太平洋地区军备竞赛被指责”的报道,列举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韩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军备发展情况,称这些国家“不甘落后”,正在大量购买装备有导弹发射器和情报搜集装备的高性能潜艇。其中,印尼的举动最抢眼。该国最近以其1.7万个大小岛屿的防卫需要为由,从俄罗斯订购了4艘“基洛级”潜艇,上个月还从韩国订购了两艘潜艇。不仅如此,印尼还声称计划到2024年自行生产12艘潜艇。新加坡计划到2016年新增6艘潜艇。马来西亚从法国订购了两艘最新型的“天蝎”潜艇。越南则打算再购买2-3艘潜艇。
这些国家购买潜艇的计划在《星期日电讯报》看来,就是在搞军备竞赛。该报援引澳大利亚著名智囊机构“战略政策研究所”日前发表的报告,对西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新动向进行评估,认为这一地区“正在形成军备竞赛态势”。报告起草人之一的安德鲁·戴维斯表示,大量潜艇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水面舰只和商船的正常行动,继而埋下导致严重争端的导火索,“如果争端方判断失误,可能导致冲突层层升级”。在这里,文章特别强调了中国和印度,称之为“亚太地区正在崛起的两个大国”,并称两国“正在加速设计新一代核动力潜艇”,“其中中国潜艇正试图具备能袭击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
声称“中国挑动军备竞赛”
《星期日电讯报》认为,潜艇引发意外冲突并非耸人听闻,最近就出现过苗头,而例子就是美国“小鹰”号航母和中国“宋”级潜艇在日本海的“不期而遇”。
文章称,“宋”与“小鹰”号的近距离照面虽没酿成危机,但“引发一些国家对中国潜艇活动能力及建设进度的高度关注”。澳“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印尼猛扩潜艇部队的原因除了它所宣称的自身为“千岛之国”的客观需要外,“抵御中国的潜在威胁也是重要原因”。《星期日电讯报》的文章分析认为,中国正在加快海军力量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支在“任何时候”都能迎战的队伍。尽管该报引用《简氏防务周刊》亚太区军事分析专家卡尼奥尔的话称中国军事“不透明”,对中国的情况却比中国人还了解。该报称,“中国海军今年将增加两艘新型核动力潜艇,还将尽快建造5艘战略核潜艇,每艘可装备射程达5000英里的JL-2潜射洲际导弹,海基战略核导弹总数预期可达60枚,每枚都是多弹头导弹。”在作出一系列“预测”后,文章称,中国已将毛泽东时代的防御战略“诱敌深入、陆上歼灭”改为了“阻敌登陆、海上决战”,“中国正在为实施远洋作战做准备,未来定会组建航母作战群”。12
日本海军“亲潮”级潜艇 资料
印度海军“辛杜格霍什”号潜艇 资料
军备竞赛不会在友国间展开
“西太平洋诸国正在展开潜艇军备竞赛”,一位军事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说法实在是捕风捉影,牵强附会。
专家认为,建设和维持一支有效的潜艇舰队花费巨大,需要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一艘潜艇并不昂贵,但潜艇指挥作战需要对潜通讯指挥等更加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加上潜艇的维护和保障,都需高昂花费。从潜艇本身的作战区域考虑,发展潜艇客观要求高,少量潜艇不足以形成有效战斗力。西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确实有计划多购买一些潜艇,但这些动作还够不上军备竞赛的程度。此外,有的国家也不一定会选择潜艇来增加自己的海军力量,例如泰国就曾想购买潜艇,但讨论了一段时间后又放弃。泰国也有航母,但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其次,报道以马六甲海峡说事也有些耸人听闻。因为该海域水很浅,根本不适宜潜艇活动。如果说战略意图在太平洋等更广泛的范围,那也不是多买一两艘潜艇就能解决问题的。
其三,从西太平洋地区的总体形势发展来看,这一地区安全形势越来越趋于缓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传统热点问题,如朝核问题和南海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中国、菲律宾、越南联合在南海海域勘探石油,争议基本被搁置,非传统安全合作越来越密切。在不是敌人的国家之间说军备竞赛,过于牵强附会。
拿中国潜艇与美国航母碰面当例子就更不具说服力。具有一般潜艇知识的人都知道,潜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隐蔽性”。潜艇绝不会在自己的目标附近轻易出现或上浮,相反,如果它在某个舰只附近出现,这一舰只不会是它的目标。在专家看来,英国报纸的这种言论实在不客观,散布这种言论的人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追求一鸣惊人的效果,意图介入地区事务。不过,这种炒作不仅对地区安全不利,也损害了散布言论者自己的利益。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