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您好!
对淅川县一位身患残疾的拾荒老人张新有30年无偿照顾198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今天的《河南日报》进行了详细报道。拾荒老人无偿助学30年的义举,给人启迪,令人感慨。我建议贵报《神州文汇》版予以摘要刊载。
读者 高名杰
30年接济198名学生
上街村坐落在伏牛山里,张新有就在这里出生、长大。他刚出生,父亲就患肺病撒手人寰。张新有9岁时,母亲患上不治之症也离他而去。23岁那年,张新有因为疾病,左脚落下残疾。此后,张新有依靠1亩地和捡破烂为生,直到30岁那年,他才盖起一间房子。
35年前,淅川县寺湾镇惟一一所中学,设在张新有所在的上街村。外村的学生要来这里上学,必须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当时有不少离校远的学生因此而辍学。
“我就想,自家离学校近,又是独自一人住,不如腾出点地方,让那些外地的孩子来住。”张新有回忆说。杨文新是他接济的第一个学生。杨文新家离学校十几公里,平时上学需要翻几座山,还要过一道河。因为不方便,杨文新的父母打算让他辍学。张新有得知这个情况,就说服杨文新的父母让杨文新住在他家继续上学。
张新有免费让孩子寄宿的消息很快传开,和杨文新相似的学生很多,家长纷纷找上门,张新有热情应允家长的要求,腾出家中空余地方,让更多的学生住在他家,最多的时候住了9个学生。就这样,在他家“居住”的学生便一届届传下来,一传就是30多年。据统计,张新有照顾过的学生有198个,先后走出85个大学生,21人考上重点院校。
矢志助学不停步
在接济这些学生的日子里,张新有不知不觉从青年步入中年。
由于左腿有残疾,张新有一直无法做太重的体力活。年纪渐大之后,收入主要来自他拾破烂。一名寄宿的学生回忆说:“柴米油盐都需要钱,张爷爷拾破烂的钱全贴进去了。”上街村没通电时,孩子晚上看书靠点煤油灯,一个月要好几斤,这个费用张新有也承揽下来。
孩子们一般两周一趟从家里把粮食带过来,由于路程远,还要翻山过河,张新有很不放心,便替这些孩子扛粮食,数十公里的山路,张新有每月要走好几个来回。
1985年秋,河水暴涨,张新有护送学生付天华过河回家。靠岸时,两人跌倒,张新有将付天华猛推向岸上,自己却被激流冲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这次骨折导致他的腿疾更加严重。每当想起此事,付天华总是唏嘘不已。
51岁时,一个年纪与他相当的女子愿意跟他相处,不过,她无法接受张新有继续接济学生,张新有却坚持留下寄宿的学生,因为意见不合还是分手了。此后,张新有再也没有结婚的打算,他怕结婚会“委屈”孩子。如今,老人仍孑然一身。
感恩之情
2005年秋季开学时,几经改名和整合的这所中学,经过扩建可以容纳所有的学生住宿,张新有得到了“解脱”。但张新有却非常想念以前的日子。老人谈起寄宿的那些孩子,回想起许多难忘的事情,眼眶里噙着泪。他试图一一说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可是,他的记忆力已经大不如以前,只能说出部分人的名字。
从张新有家走出去的孩子们,逢年过节都要来看望他,有的则通过汇款、邮物、寄信等方式,表达他们对张新有的感恩之情。毕业于重庆大学,现就职于重庆某集团公司的刘占营,每年都给张新有邮寄三五百元现金。
张新有也结束了拾破烂的岁月。2005年,张新有被列为“五保”户,每年享受政府提供的1000元生活费。3年前,民政部门拿出1200元钱给他盖了一间新房。
“张新有助学的经历,见证了一段乡村教育的发展史。”淅川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当地人会记住他为这些孩子所做的努力。杨万东文摘自《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