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者心目中的深衣。
本报记者 王小波
近日,一些立志于复兴华夏文化的民间人士发起了《复兴华夏礼仪服饰,展现五千年的辉煌———关于北京奥运会服饰礼仪倡议书》,建议北京2008年奥运会采用我国传统的服饰礼仪,使中华数千年的服饰礼仪传统重新回归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
这份倡议书由河北明德学堂堂长傅路江、苏州复兴私塾创办人傅奇和济南大学副教授赵宗来等人发起。
倡议书的三方面
倡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礼服”,希望在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上的中国运动员队伍,整个奥运会期间的礼仪服务人员能够身穿深衣出场,至少应该在开幕式上出现深衣方阵;第二,把“汉服”作为汉族同胞与其他55个民族同时出场时穿着的服饰,并倡议汉族同胞穿起来;第三,在见面时,采用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作揖形式。
倡议书说,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迎来世界各地的朋友,我们应该拿出东道主的热情,穿上我们民族的节日盛装,施以我们民族的传统礼仪,让华夏民族的热情与风采永远给客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北京奥组委发出了“世界给中国十六天,中国应还给世界五千年”的豪言壮语,令人振奋。因此,我们不仅要展现与世界相同的一面,更要展现中国独具风采的一面,展现出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彬彬有礼。
据悉,倡议书已得到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民间学人的签名支持。
之前,有关中国代表团的礼仪服饰已经在网上引起不少争议,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还是西装?中国五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有流行的服饰,各种服饰都经过历史的沉淀,哪一种更能代表中国?网友们争论不休。
倡议者心目中的深衣是否需要注入一些现代元素?傅路江告诉记者,他们不同意改进,因为传统的东西不能设计,只能传承,任何设计出来的东西都无法承载五千年的文明。
各界人士看法不一
对于这一倡议,省内各界人士看法不一。河北科技大学纺织学院服装系主任郑凤琴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倡议,但具体的定位需要精细,哪种服装最能代表民族文化?在款型、版型、色彩等方面还需要细化,需要被公众认可,显然这是一个难题。
“我们中国代表团在队伍中因为服饰能让人一眼看出,这是件令人振奋的事。这对中国的服装企业来说也是个巨大的商机,至于哪种服装更能代表民族文化底蕴,应该吸收全民的智慧。”河北省服装协会会长刘连红说。
有人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河北师大体育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认为,“深衣”与现代奥运精神不太吻合,作为表演尚可,运动场上大可不必如此拘礼。
社会学者梁勇则认为,奥运是中国国家形象营销的一个绝佳机会,穿民族服装无可非议,比如APEC会议在哪国召开都要穿该国传统服饰,问题是具体操作上要认真策划,哪种传统服饰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需要“拿出张艺谋拍奥运推介片的精神来认真筹划”。
中国奥运礼仪服饰征集计划已面向海内外公开进行。业内人士认为,具中国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入选并无悬念,国服究竟什么样?这个谜底将在奥运倒计时100天时揭晓。
深衣、汉服知识简介
一、什么叫深衣?
郑玄曰:“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二、深衣与汉服的关系?
广义的汉服,包括深衣。狭义的汉服,本来专指汉朝时的服饰,是继承着深衣的最根本特征、同时又款式多样的服饰。倡议发起者主张,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代表性服饰,把汉服作为汉族的代表性服饰。
三、深衣的历史:
广义的汉服,从远古的黄帝时代一路走来,到了汉朝开始把深衣作为礼服,而且一直延续到明朝,在清朝被迫中断。倡议发起者认为,其中蕴涵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人文精神。
四、深衣的内涵:
倡议发起者称,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