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四川新闻 > 成都日报

大开眼界 高科技演绎古蜀人的日常生活(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古蜀人的生活居所

  即将开馆的金沙遗址博物馆逐渐显山露水,继一号展厅曝光后,昨日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二号展厅也向媒体曝光。和一号展厅相比,二号展厅不仅延续了高科技复原之特色,还增添了许多人文因素,让观众和游客走进二号展厅后犹如观看了一部“最现实历史剧”。

  全国首创

  幻影再现 古蜀人制玉过程

  从踏入金沙遗址博物馆二号展厅的那一刻开始,这样一个看法必须被颠覆:博物馆就是一个摆满玻璃柜子,玻璃柜子里则摆着文物的地方。
感谢先进的光影技术,帮助挖掘金沙遗址的考古学者们生动再现了3000年前成都地区古蜀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过程,同时将遥远而模糊的过去如逼真的历史剧般呈现给每一位参观者。

  走进金沙二号展厅,几间坐落在树林间的茅草“作坊”首先出现在记者眼前,10多名工匠在一位技师的督促下忙活于“作坊”中:选料、切割、钻孔、刻纹、打磨、抛光……他们各尽其责,一件精美的玉刀很快便制作而成。想不到古蜀人制玉还是“流水线”作业!当然,这都是博物馆的半景化展示系统为我们再现的历史画面。

  “虽然这是考古学家根据出土文物虚拟的一个场景,但大家看过之后,便能对古蜀人制玉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金沙博物馆副馆长王飞介绍说。记者同时在这里看到金沙遗址中出土的几十余件精美绝伦的大小玉器,其中一件连环玉环令人叫绝:它明显是由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环环相扣的三个小玉环上却没有丝毫接合的痕迹。这样的玉器对今天的制玉技术而言仍颇有难度,让我们不得不为古蜀人的创造力所叹服。

  据悉,金沙博物馆使用幻影呈现技术再现古蜀制玉全过程,这在全国还是头一回。

  打破陈规

  投影展示古蜀人这样建房屋

  位于陈列馆2楼的第二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别从居所、生产工具、冶炼、铸造等方面详尽介绍了古蜀人的生产、劳作情况。“整个金沙遗址出土了金器、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共计上万件,这个展厅所展示的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蜀人生活及生产用具。”王飞说,除了有大量罕见的珍贵文物外,展厅布局和现代化的辅展设施也是一大看点,“展区大致呈环岛状分布,超强的立体感,完全打破了博物馆橱窗橱柜式展览的常规,给人更直观的感觉。”各个展示区就好比一幅幅古蜀文明碎片,综观整个展厅,观众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拼图”,从而对3000多年前古蜀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

  金沙遗址出土了不少古建筑遗迹,古蜀居所展示区就在二号展厅,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前段时间从金沙出土的最大房基遗迹——三和花园房基遗迹,不同的是考古现场只发现了凹槽、地孔等房基痕迹,而博物馆中,除了缩小的房基痕迹外,还有投影展示古蜀人修建房屋的全过程及考古人员根据房基复原的房屋全貌模型。

  大开眼界

  虚拟翻书尽览古建筑风格

  “凭借影像、模型,我们对古蜀人居所有了一个直观的概念,但要详细了解建筑遗迹的情况,还得依靠这本‘虚拟电子书’。”王飞接下来的演示,让现场记者大开眼界——打开电源后,一本《古代建筑》呈现在记者面前,“书页”约1平方米大小,上面详细记载了建筑遗迹出土的时间、地点、面积、年代等,还附有照片。更为神奇的是,由于这本虚拟书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感应系统,你不必接触任何东西,只要站在“书”前做出翻书的动作,电子书便会自动翻页,内容不单只是金沙建筑遗址,全“书”共29页收录了同时期全国各地的建筑遗址情况,包括都江堰芒城遗址、十二桥遗址、三星堆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等等。

  金沙时期,古人在生产、生活中,使用陶器的频率非常之高,从展厅一角由出土陶片堆积而成的“陶山”,我们便能看出陶器在古蜀金沙王国的重要性。“陶山”一侧的陈列台上,近百件完整的陶器逐次排开,因造型奇特,考古人员也无法叫出其具体名称。“这便是整个金沙遗址迄今为止发现体积最大的陶瓮。”王飞手指的方向:是一只高约一米、直径约80厘米的巨型陶瓮陈列在制陶区中央。记者走近发现,陶瓮的色泽仍很艳丽,只是瓮身表面的裂纹清晰可见。“这张是2001年出土陶瓮的272号灰坑照片,从照片上看,当年陶瓮出土时,完全是一堆碎片,修复难度相当大。”据王飞介绍,三位考古学家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将这一只陶瓮复原。

  得意杰作

  中日合作还原修复古蜀木耜

  由于时代久远,现场出土文物基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很多根本看不出原形,为方便游客了解文物情况,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大多都是经过考古学家修复了的。在王飞的指引下,记者又见到了几件经过修复的金箔、青铜器。令众人最为吃惊的是,一件长约一米的古蜀木耜也被还原修复,“因材质差异,木材是最难长期保存的,这件木耜出土时已完全软化,根本无法剥离泥土,而现在就是扛在肩上也没有问题。”王飞得意地介绍说,木耜修复是中国考古学家与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合作的杰作。本报记者赵斌摄影 朱大勇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飞 | 古蜀 | 大开眼界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