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阆中市水观镇党委书记黄凤林(下)
王为饶瀚本报记者陈勇 到党校讲课,黄凤林已非第一次。今年1月初,他应邀到南充市委党校,为一批受训的乡镇党委书记讲课,反响热烈。3月28日,南充市委党校又将正在接受培训的60多名乡镇长的“课堂”设到水观镇,再次将黄凤林请上讲台。
“黄凤林不仅在化解矛盾上有真功夫,而且在促进干部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谋发展上也‘板眼’不少!”同行们对他称道不已。
“请大家‘一日三照’”
黄凤林上任不久,水观镇好几家百货店的老板纳闷又欣喜:黄凤林竟一下子买了630多面2元多一把的镜子,把他们多年的压箱货都买光了。
7月1日,全镇每个党员获赠一面印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察得失;以党章为镜,可以明职责”字样的镜子。
“请大家‘一日三照’:早照干什么?午照怎么干?晚照效如何?”黄凤林随镜附送的赠言意味深长。
干部作风整顿就此拉开序幕。
水观镇干部作风曾一度让人头痛。“九点开会十点到,你也迟到,我也迟到,急得书记双脚跳!”这是过去群众嘲笑干部作风的“顺口溜”。
“现在没得那么‘撇脱’了。”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刘洪玖因住得远,每次开会都要一溜烟小跑,“迟到了可没面子!”
在水观镇的两个会议室里,高挂两座石英钟。“黄书记时间卡得紧。”
既卡到会时间,又卡发言时间,谁违规谁受罚。
一次,从阆中赶回水观开会的黄凤林因被渡船耽误,迟到7分钟,当场作了检讨。
“卡时间端正的不仅是会风,还营造了务实的为政风气。”黄凤林告诉记者。
务实,最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上。黄凤林主持镇党委制定了10条选人用人标准,“是否为群众办了实事”被列为硬指标。
“对照这10条标准,我这几年确实没为群众干多少事,自认为不够称职……”原金鼎观村党支部书记李茂占主动引咎辞职。去年该镇开展行政村建制调整,27个村合并为9个,60多名干部均按“10条标准”决定去留,无一人因此上访。
“凡是群众盼望的,没理由不干”
在水观,群众对干部的“嘴”曾经
充满怨气:“成天就看见他们‘堆’在饭馆里!”黄凤林出硬招“堵”住了这些“吞噬”民心的“嘴”。
镇上建起食堂,干部一律在食堂自费就餐,在饭馆的开销不能入账;上级来了人,无论官职大小,都在镇食堂以家常便饭接待,最高标准每桌不超过80元。每年仅此一项就节约开支十几万元。
通往黄龙滩村的5公里村道盘白路原属于相邻的盘马乡,被当地群众称为“伤心路”。村民庞华至今仍心有余悸:这条长期失修的烂路,连底盘高的农用车都不敢去。前年,怀孕的庞华突然在家“发作”,救护车怎么也进不来。“我和肚里的孩子就在这几公里路上折腾了1个多小时,差点‘两不保’!”
2006年上半年,随着乡镇区划调整,盘白路被划归水观镇管辖。
“完了,抱来的娃儿没人疼,这条路更没指望修通了!”村民们失望至极。
“凡是群众盼望的,没理由不干!”黄凤林憋着一股劲。先修200米“样板路”算成本给村民看,2006年5月通过村民决策,民建民管的修路方案出台。村民几天就交齐集资款。
“不但要高质量,还必须赶在秋收前通车!”全体镇村干部除轮流在家值班外,其余时间必须到现场带着群众干。从开始修路到中途再到完工,每名干部都要过3次磅秤,“谁卖力,流汗多,体重会‘说话’!”
随后,一两百人的修路队伍中天天都能看到镇村干部挥汗如雨的身影。
仅96天,路神奇般通了。
“黄凤林,66公斤,减了4公斤!”
“张孝明,54公斤,减了3.5公斤!”
去年9月4日,称体重成了竣工仪式的最大看点,20名镇村干部共“瘦身”48公斤。村民们掌声一片,自发杀猪摆坝坝筵犒劳干部。
干部以实干赢得信任,村民修路热情高涨,自愿集资达500多万元,已修通村道33公里。
“不发展是最大的不称职”
“不发展是最大的不称职。”黄凤林一直在琢磨怎样鼓起村民腰包。
水观镇农民有栽桑养蚕传统。黄凤林从市场调研中得知蚕茧行情看涨。“科学栽桑养蚕,是一条富民的好路子。”他领着镇干部外出学技术,请来专家现场指导,不久就让2500多亩“一步成园”桑落地生根。目前,5600多亩桑园长势喜人,新栽桑面积6400亩已经落实,万亩蚕桑产业带正在形成。仅栽桑养蚕一项,全镇农户户均比黄凤林上任前增收800元。
“这么大面积的蚕桑产业带,是不是‘路边工程’、‘数字工程哟?’”一位前来调研的领导对此颇感怀疑。
“没人能‘蒙’我!”黄凤林登上蚕桑产业带中心的一处高地,操起一架高倍望远镜,远近桑海尽入眼底。“靠这个,我能从‘宏观’上掌握栽桑进度、管护质量,一旦发现哪里有问题,就赶去‘微观’处理!”这位领导接过望远镜,啧啧称道:好办法!
随着生猪市场回暖,黄凤林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先后建起两个由村民合办的大型良种猪繁殖和商品猪养殖小区,养殖户年人均增收300多元,全镇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农户已达30多户。
“教会我们如何过好日子”
邻里不和睦、搞封建迷信等现象在水观曾经很突出。
黄凤林善抓切入点的本领再度显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劝喻、倡导,营造文明氛围。”
去年10月,黄凤林策划成立了水观镇乡风文明巡回宣传队,《邻里乡亲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树新风》、《信科学不信迷信》、《与时俱进做新型农民》等主题演出深受村民欢迎。
记者曾现场感受宣传队受“追捧”的盛况。
在老象庵村,已来过两次的宣传队一进村,便被早早等候的村民层层围住,掌声不断。
“这比以前看戏、听评书还带劲!”村民七嘴八舌:他们讲的故事,全部是我们平常身边的事,虽然没点名,但一听都明白在表扬谁、批评谁。
今年初,射洪庙村孤寡老人佘仁生病故,村民们主动凑了800元钱为他料理后事,没有“等镇上来处理”。
“这就是效果:互帮互助,热心公益。”黄凤林为村民的变化而感动。“这就是黄书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不但让我们有钱过好日子,还教会我们如何过好日子。”村民们给了黄凤林最朴实的评语:他最懂得老百姓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