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雷(右)和同事在街头执勤
设卡盘查
满是弹痕的房子
江北国际机场,执行完第四期海地维和任务的警察王小雷回渝受到了同事的热烈欢迎
本报记者 姚波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力)执行完第四期海地维和任务并获得联合国和平勋章的重庆籍警察王小雷,昨日上午10:50回到重庆。“巴西、伊朗等国的高级军官看到我们的装备,都羡慕得‘流口水’。”王自豪地谈起了他在海地的八个月。据悉,他是本次唯一一个赴海地维和的重庆籍战士。
脑子里嘴里都是英语
王小雷和其他132名边防官兵集结在福州盖山脚下,成为公安边防部队组建的第四期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员。
集训时,外语强化训练每天有6节课,耳机一戴就是两三个小时,王小雷脑子里想的、嘴里说的都是英语。4轮严格甄选后,只留下了125名精英。2006年8月13日,他们将被派到海地参加维和。
最后集结前2天结婚
离8月6号的最后集结时间还有两天,王小雷决定要赶在出国前结婚。“这也算是‘特事特办’!”拿到结婚证,王小雷对妻子说。结婚登记照上他身着淡蓝色的维和警察服。妻子说这是他们婚姻的特别见证。临走前,妻子说得最多的就是“注意安全”。
海地大选守卫计票中心
海地时间2006年8月13日下午4:00(北京时间8月14日凌晨4:00),维和部队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2006年11月中旬,海地市政、议会选举开始,有关部门把选举的计票中心设在了索纳比工业园内,与中国防暴队营区只一墙之隔。守卫计票中心的任务落在了防暴队的身上,受到各方一致好评。
头回应战武装分子“兴奋又紧张”
2006年12月中旬,出现了数十名人质被绑架。接到参加代号为“新森林”的联合清剿行动的命令后,随时准备增援,王小雷担负着命令翻译和与其他相关单位沟通的任务。“兴奋,又有些紧张,与武装分子正面作战,还是头一回。”两个多小时后行动结束,队友全部安全返回营区,应急也相应解除。
边吃午饭边“洗桑拿”
中国防暴队的营地在机场附近一个叫SONAPI(索纳比)的工业园区内一个废弃仓库里,5~6个人住一间房,平时集合站队和就餐都在大厅。当时室外气温35摄氏度左右,由于营区仓库房顶全部由铁皮建成,通风透气性能非常差,从中午到下午都非常闷热,大家开玩笑说大家是“边吃午饭边洗桑拿”。
2006年10月初,由于水土不服,大部分队员得了神经性皮炎。王的情况比较严重,内服外用药都用遍了,还托人买来本地“狗皮膏药”,也未见好转,一周后总算得到控制。每天夜里身体睡热后,“就跟千万只蚂蚁同时叮一样”。
枪声像过年放鞭炮
王小雷说,营区外的枪声比较密集,就像中国过年放鞭炮。大家听到枪声,第一个就会判断枪声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然后判断是什么枪,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程序已成了他们的惯性思维。
装备都是国产统一运送
王小雷说,他们所用的一切装备都是国产,统一运去海地的。“我们配备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装甲车,威力很大的AK-47步枪子弹打在我们的车轮胎上,只能留下一个印记。巴西、伊朗等一些国家的高级军官来参观我们的装备时,看到我们的装甲车和枪支,羡慕得‘流口水’。”王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