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月3日的消息说,2006年价格部门查处的5.1万件价格举报案件中,教育、交通运输、医药、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电信位居前五位,占案件总数的66%。据悉,2001-2006年期间,教育收费有5年在各类价格举报位居第一,一年位居第二,一直是群众举报热点。
(4月4日《青年报》)应该说,这是一个在公众和坊间意料之中的结论。教育乱收费连续5年居价格投诉首位,并不只是一个简单而虚幻的数字罗列。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这是一个真实的、甚至可以触摸和切身感受过或正在感受中的民生痛感。
教育乱收费连续5年居价格投诉首位带给公众的这种民生痛感,以各种形式体现在世俗的生活中。在每年,都会有“学费杀人”悲剧发生。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比重已接近家庭总收入的1/3。高额的各种学杂费,让很多做家长的心惊肉跳。有人甚至比喻,孩子的书包里装着一套房子。所有这些数字和事实,只是在说明同一个问题,说明教育乱收费连续5年居价格投诉首位,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系列乱象之下的必然。
连续5年居价格投诉首位,这是一种耻辱。就像坊间所说,此前类似“学校乱收费,校长要撤职”的话,公众从教育部长周济口中已经听到过多次,严禁乱收费的文件各高校也应接不暇,但乱收费事件依然在媒体的曝光下一浪高过一浪。连续5年居价格投诉首位,这说明公共管理部门对于教育乱收费整治,依然在一个“治理疲劳”和“疲劳治理”的困境中而难以自拔;这说明只靠教育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通知来治理教育乱收费乱象,已经是相当地力不从心。
连续5年居价格投诉首位,这更是一种警示。经济学中有一个所谓“边际效应递减”原理,相同的内容每重复一次,其效力就减弱一分,重复的次数越多,效力就越差。这给我们的警示就是,对于教育乱收费的整治,公共管理部门必须跳出以往的治理思路的窠臼,必须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来直面教育乱收费问题了。比如对于教育部门收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比如通过立法工作扩充学生与家长的权利等。总之,在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上,必须要标本兼治,再也不能让教育乱收费继续连续居价格投诉之首了。否则,乱收费一再禁止,一再发生,来来回回,循环往复,治理疲劳,疲劳治理,最终只会导致政府失信,百姓失望。把这个连续5年的第一,当成耻辱,知耻而后勇;把这个连续5年的第一,当成警示,当成一面反思治理乱收费的一面镜子。相关部门,是该到了拿出“刮骨疗毒”的胆量、勇气和气魄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