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鑫焱 摄
人物小传
经历:1999年从郑州测绘学校毕业后,到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从事野外测量工作,先后担任作业员、作业组长、助理工程师。
荣誉:2005年,在国家测绘局珠峰高度复测项目中,荣立二等功;2006年获中国测绘学会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陕西测绘局先进工作者。
再过几天,任秀波就满28岁了。然而记者面前的他略带沧桑,他笑着说:“在野外搞了6年多的测量,看上去老些,也是正常嘛。
”
6年来,任秀波先后参加了国家重力基本网的测绘、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多项国家重大测绘科研项目,他的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很多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都留下了他的汗水。
主动请缨 野外测绘不退缩
从郑州测绘学校毕业后,任秀波到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数字化中队工作。半年后,任秀波做了个让大家颇感意外的决定,主动申请到野外测绘队去工作。任秀波说:“搞野外测绘比在办公室工作更适合我,感觉也更有意义。”喜欢归喜欢,野外测绘所遇到的艰苦却让他始料不及。
2000年7月,到西藏的藏北地区进行重力测量,是任秀波第一次野外测绘。因当地路况复杂,测绘车辆受困于草原深处,为了能赶在重力测线时间限差之内完成测量,任秀波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夜间冒雪步行40多公里到驻地去求救,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任秀波说,那次他30多个小时没吃饭,渴了只是喝点雪水,夜里走路,经常听到狼在附近的山上嗥叫。
每次承担测绘项目,只要条件允许,任秀波总是把观测条件较好的点留给老师傅,条件差、困难多的测绘点留给自己。2006年5月,任秀波参加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观测工作,他主动选择了海拔高、路程远的新疆甜水海。刚到达甜水海时,他高原反应非常强烈,吃什么吐什么,最后居然吐出血来。同事劝他撤回海拔较低的叶城,但任秀波没有退下来,并出色完成测绘任务,观测数据十分精确。
复测珠峰 刷新数据精准度
2005年,任秀波参加国家测绘局启动的珠穆朗玛峰高度复测项目,这对于没有登过雪山的经历、缺乏高海拔生活经验的任秀波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在整个复测过程中,任秀波克服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条件,背着重力仪从海拔5200米上升到海拔6500米、再到海拔7790米的高度。为了保证读数的精确性,他顶着七八级大风,在雪里一跪就是十几分钟,手脚麻木是常有的事。在到达海拔7500米的高度时,突遇特大暴风雪,接到指挥部下撤的命令后,任秀波首先想到的不是回头下撤,而是测量海拔7500米的重力值。他冒着双手被冻坏的危险,摘掉防寒鸭绒手套,进行动力测量,最终成功获得精确的测量数据。
2005年5月21日,任秀波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重力测量成功推进到海拔7790米高度,并用GPS接收机精确测得该点的三维坐标。这一高度比原来的海拔最高纪录高了50米,创造珠峰测量史上的新纪录,为提高珠峰测量的精确度奠定基础。
劳动者感言
6年的经历感受到了野外测绘的艰辛,但看到那些亲手测绘出的精确数据觉得很有成就感。希望自己的测量结果能离“真值”最近,达到“绝对”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