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水从宝瓶口奔涌而出
科考队员们在进行测量
离开成都后的第一站,是都江堰。
都江堰大名鼎鼎,当然因为它是两千多年前古人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从秦堰楼往下俯瞰,鱼嘴、飞沙堰、人字堤、离堆一目了然。站在南桥上,看着岷江之水从宝瓶口源源不断地奔涌而来,想想千年来都是这一水利工程滋养了下游的成都平原,成就了“天府之国”,心中真有极大的自豪感。
几年前,这里发生过大熊猫跑到城市里来的逸事。当地有亲历者说,他曾看见这只熊猫先在岷江里泅水,后又上岸,最后爬到了一棵树上。
都江堰的森林覆盖率超过60%,大熊猫也许是“认他乡作故乡”了。都江堰的生态建设之好,由此可见一斑。
以沙尘暴探源为己任的科考队,何以会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都江堰作为第一站?专家们有自己的考虑:我们需要一种比较。而且,此行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找沙源,不如说要寻找沙尘暴形成背后那些“支撑性”的力量,尤其是“风”。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将去的阿坝草原,它是西南季风的流经所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州府马尔康就在前方了,那里是进入高原的初始平台,这次科考真正的起点。
4月4日,我们离开都江堰的早上,青城山起了雾,还有小雨。整个上午,车队都在沿着岷江上行,沿岸的山色、植被在雨雾中,恍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但是,去马尔康,要翻越鹧鸪山,鹧鸪山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下雨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天气。可喜中午在汶川打尖吃饭之后,天色渐渐晴朗起来。
下午,科考队进入鹧鸪山。4月初的鹧鸪山,即使是在其阳面,也能看到丛林间的积雪。在海拔2800米,科考队员们开始第一次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和取样。四川畜牧研究院的夏先玖教授说,他们的取样对象主要是空气和土壤,测湿度、温度和风速等等,另外要注意植被情况。因为沙尘暴形成,要受到包括地形地貌、季风、沙样粒度等因素的影响。马尔康、阿坝草原风景秀美,植被不错,所以科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观察流经此地的季风情况。
在鹧鸪山上,海拔每上升200米或者300米,科考队便停车进行一次取样工作。按照夏教授的指点,我注意了一下沿途的植被情况:在海拔3800米以下的区域,植被基本是针阔混叶;从3800米开始,阔叶乔木已经看不到,针叶乔木渐渐退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灌木丛;而到鹧鸪山的垭口、海拔4200米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灌木丛已经处在草甸的包围之中。
站在垭口的时候,已经是傍晚6点钟,阳光已经暗淡,但是远方的雪山依然醒目,远处那些更高的地方,可能已经是冻原了。
下山的路由于是鹧鸪山的阴面,连公路上都有积雪。四川日报的摄影记者尹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多次走过这条线路,他说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汽车总是在打滑,而且司机不敢踩刹车,只能随机应变打方向盘,真让人提心吊胆。现在,自从鹧鸪山隧道修好之后,这条翻越大山的公路已经少有人迹。我们如果不是要进入海拔高处取样,取道隧道去马尔康的话,三四个小时前应该就到了。晚上9时,迎接我们的是一座灯火阑珊的城市——马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