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街
示意图
犯罪嫌疑人
海口晚报网4月6日讯:4月5日,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播出“导游情绪失控在云南丽江砍伤20人”,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也正是各大风景名胜的旅游旺季,但四天前,在著名的云南丽江古城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这件事您可能也已经听说了,那就是有人在如此风光秀丽的地方挥刀砍伤了20人!这20人里,有丽江本地的商户,有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有年过六旬的老人,甚至还有七岁的儿童和仅仅两个月大的婴儿。
当然在这里,我必须补充一句让您放心,就是现在行凶者已经抓获,20名受伤人员也得到了及时救治,其中一名生命垂危的15岁男孩,现在也已经化险为夷。
今晚我专讲此事,是因为我的同事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丽江,也采访到了那位持刀砍人的行凶者,也许透过她的了解能让我们再次清晰这幕惨剧的发生。
画面:街景
解说:这是当时惨剧发生的四方街,现在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阿丘:(拿示意图):我手里的这张图,示意的就是行凶者当时砍人的路线图,是根据丽江警方提供的信息制作的。这条街叫东大街,直接通向了丽江古城的中心广场四方街,这里堪称是丽江城中心的中心,商贾云集,游人如织。而据警方介绍,惨案就发生在这里,当时行凶者从东大街的一家银器店借了一把刀,而这个借刀给行凶者的人,也正是第一个被砍伤的,之后行凶者夺门而出,在门口的这个位置,又砍伤了两个人,其中就有一位老太太。之后他直奔四方街,在四方街前后砍翻了十个人,其中七岁男孩被割喉,两月大的婴儿也受伤,但行凶者还没有歇手,又在这条路上连续砍翻了6个人,直至最后被警察抓获。
画面:街景
阿丘:风景区最繁华地段连续砍人?这些,常人都很难想象,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砍人的不是别人,而是一名导游!以服务游客、负责游客安全为职责的导游!这样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不寒而颤!由于事发当天是4月1日,愚人节,以至于不少人看到这条消息,导游砍伤20人的时候,都以为是在开玩笑。但事实证明,这绝不是一个玩笑。
刘珠还老太:
血流了一身,没有地方逃,我就往旁边一个小铺子逃。逃进去以后把血都流到人家地上了。
解说:说话的这位老太太叫刘珠还,她第二个被砍伤,当时行凶者砍伤了她的脸,接着又对着膀子砍了几刀。
刘先生:当时我们俩是并肩走的,刘珠还,我的夫人走在我的左侧,手里拿着相机,因为她是摄影爱好者。
解说:这位是刘珠还的老伴,老两口是安徽师范大学的退休教授,这次是特意来丽江旅游的,受伤前,夫妻俩玩得很开心。
刘先生:忽然一个男子,手持这么长的利刃,从街的对面扑过来,一下把她撞倒,撞倒了就拿一个刀乱刺,被推倒,撞倒。刺、乱刺。大概不过两三秒的时间,当时就大乱了,游客纷纷逃走,我赶快跑过去救我的夫人。跪下来把她扶着。
影像:躺在病床上的七岁男孩
解说:叶志汶,今年七岁,丽江本地人,他被徐敏超割断了颈静脉,气管也被割断,小汶的爸爸说,送进医院时,儿子已经休克了,要不是连夜从昆明飞来丽江的专家,小汶的性命都难保。
采访
叶先生:出门还不到三十秒,我看见我小孩的颈部,血就往外喷。不是流出来,那是喷出来的。疯子一样乱砍,他又不跟你吵,不跟你闹,就一个劲跑,跑了就杀。他不挨着杀,隔着十米,三十米,五十米这样下手,所以来不及。
记者:他当时情绪激动吗?
叶先生:他那种眼神,他看我的时候,一种怨恨,而且那个表情相当复杂,他砍了我小孩,他就看了我一眼。当时看他那种表情,就觉得想报复的那种感觉。他杀了以后,马上看了我一眼就往上小跑,他并不是拼命地跑,他就是小跑上去。
见人他就(砍)。
画面:街景
阿丘:如此血腥,迅速,残忍,什么样的人会做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来?事发后各大媒体对此人的报道铺天盖地,有报道称他是精神病患者,说他从小父母离异,有性格方面的缺陷;也有媒体说他是因为刚和女友分手,感情受挫;还有媒体说这个人练过武,是一名武林高手;甚至有一家媒体从他远在东北的父亲的嘴里打听到了他曾经有过自残的行为。一时间,种种说辞让这位砍伤20人的导游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扑朔迷离。
看守所
警察:你的(权力义务书)向你宣读过了吗?刑事拘留的事情。你涉嫌什么事情。
徐:杀人。
警察:涉嫌杀人?你没看这个拘留证吗?
徐:持刀杀人吗?
警察:你这个持刀伤人。。。。。。你们还没有告诉他?我们公安局是因为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刑事拘留你,昨天宣布过了吗?宣布了。
阿丘:犯罪嫌疑人徐敏超,男,汉族,1982年3月18日出生,毕业于吉林市北华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大专文化,工作单位吉林市雾凇旅行社,做导游不到一年。
告知拘留原因——麻木、空白、闹心、
警察:从开始到后面这个过程,再跟我们说一下
徐:开始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的闹心,心里不舒服,感觉心不在焉的,后来我就拿把刀,上人家店里去了,当时不知道一种什么情绪,就给他实施砍人了。
记者:当时为什么会觉得闹心?
徐: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主要原因是我心理不正常。
记者:这是你对自己的评价
徐:对。
记者:为什么说自己心理不正常?
徐:我都没想到我能做出这种事情来,这种伤害群众的事情。其实我很感激咱们民警,如果当时他们不是拼着命护着我,我就没命了,当时就没有了。
记者:你最后离开的时间还记得吗?
徐:记不得了。当时整个脑子都是空白的。包括走的路线和伤的人数都是空白的。
阿丘:据徐敏超对警方的交代,他所带的旅游团队是由吉林雾凇旅行社组织的云南游,游客中有很多老人。在来丽江之前已游玩过大理等地,丽江是第3站。按照旅游行业的惯例,徐敏超带的团队到达云南昆明之后,就由合作单位,昆明的一家旅行社负责云南省境内的接待,同时昆明这家旅行社还会派出一名当地导游陪同。在旅游行业里,有一些术语,估计您听了也不会太陌生,就是全程带团的导游叫全陪,当地旅行社派出的导游叫地陪。这次徐敏超就是全陪。根据徐敏超的交代,四月一日那天,团队刚刚到达丽江,他就跟合作的地陪,彭小姐,发生了争执,三言两语不合,彭小姐就离去了。
徐敏超采访:
记者:那天你争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徐:主要就是关于行程的安排方面。
记者:你是想怎么安排,她想怎么安排?
徐:她没有跟我说,因为我只想说按照我们的行程来走,因为有些地方我们都没去过。
记者 :你是觉得你没有去过,是吗?
徐:对。所以按照行程走肯定没错。
记者:哪个地方你没去过?
徐:这条线我都没有走过。
记者:都没走过。第一次来丽江是吧?也是第一次来云南?
徐:对。
记者:她是怎么说的?她想怎么走?
徐:她没有跟我说,她就说散员跟着,游客非常多,游客就非常不满意,开始的时候。这样走的话我们几点集合肯定集合不了,然后她挺不满的。
记者:那既然说好了,她为什么还可以更改路线?
记者:跟她是不是吵得很激烈的当时?
徐:也不算太激烈。
记者:就争了几句。
记者:争了几句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她是一走了之了还是说你们要再商量这个事。
徐:她走她的,我走我的。
记者:你们有没有达成一个什么样的说法,或者说也没有打算在这个事情上再沟通一下。
徐:当时没有。
记者:你转了多长时间?
徐:转了。。。。。。不太清楚了,大约四十分钟。不知道,完全已经木了。
记者:当时在想什么呢?转的时候。
徐:当时一心想回家,回吉林。
记者:那为什么没有回呢?
徐:因为我感觉身上钱不够。
记者:你开始觉得郁闷想回家,那后来怎么就突然拿着一把刀去(砍人)?
徐:身上钱不够,无脸面对父母,面对我的朋友什么的,所以我也感觉越想越郁闷,越想越郁闷,后来感觉大脑不清醒了。
阿丘:在这四十分钟里,在远离家乡、热闹非凡的四方街,徐敏超都想到了些什么?——这一切,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是就在四十分钟后,那条血迹斑斑的砍人线路,才能让人体会到了这个人的癫狂与凶残!
阿丘:这是我们的记者拍摄的徐敏超行凶线路图,据警方的调查,徐敏超沿街砍人到被抓获,一共延续了25分钟左右的时间,从第一个受伤者寸小姐的店铺到最后被抓获,全程340米。
阿丘:340米,25分钟,砍伤了20个人!这就是发生在4月1日,丽江古城四方街导游砍人案件的几个关键数字。我的一位女同事在公安局看到了一部分监控录像,她说,面对那一段监控录像,她宁愿相信那只是一段电子游戏或者是电影片段,她说,录像里的徐敏超,移动迅速,动作连贯,这一系列的动作,完全不像是任何一个人能做到的!昨天晚上,我的女同事在跟我叙述刚才的这一切的时候,不断地说“冷”!她说,春天的丽江,气候温和,但是,一想起那段监控录像,她就全身发冷。
记者:出去的时是往哪走你知道吗
徐:沿着一条街走,往哪我不知道,去哪我不知道。
记者:在行进的这个途中你做了些什么?
徐:上街杀人。
记者:有选择吗当时?
徐:当时太盲目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选择。
记者:太盲目,不是特别想把气撒到小孩或者女性身上?
徐:没想伤人,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突然那样,我感觉自己像是发神经一样。
阿丘:我们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旅游从业人员,说到徐敏超行凶这件事的时候,除了震惊,对他失控的原因他们给出一种怀疑,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叫“利益”。他们说,改变旅游线路,听起来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是如果知道旅游行业的一些潜规则就不一样了,因为不同的线路可能意味着不同的收益,因为如果游客在沿线有消费,导游是有可能拿到回扣的。此外,一位导游还专门提到一个时间概念,他分析说徐敏超带团抵达是在下午三点多,持械伤人发生在下午四点多,中间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于刚刚开始合作的全陪和地陪,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要在这期间商量好诸多计划,尤其是路线和利益分配等,能否合作愉快,几乎完全取决于这一个多小时的商量。但是,当我的同事提到利益二字时,徐敏超作了这样的答复。
徐采访
徐:绝对不是,我没把钱看得那么重要
记者:那你觉得什么重要呢?
徐:让老人开心,得到认可。
记者:这次带团出来是不是心情很不好?
徐:没有,心情挺好的。
记者:之前听说你照顾一些老人哭了,说自己,那是为什么?
徐:感觉出门太难了,把那些老人没照顾太好。
记者:为什么会觉得照顾不好呢?
徐:他们没跟我抱怨,但是,有一部分人抱怨了,喊的,骂的都有。
记者:一般是抱怨什么呢?
徐:就是关于购物和安排时间方面。
记者:购物?
徐:是。
记者:他们对购物怎么说的?
徐:抱怨时间太多了。
记者:你对进(商)店怎么看?
徐:我感觉应该少进点(商)店。
记者:进(商)店在你们这个行业中,代表什么呢?
徐:感觉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一种侵害。
记者:但现在你做这件事情,你给自己有没有一个答案?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
徐:你指杀人吗?
记者: 对。
徐:没有什么答案。
记者:就是你自己都没有答案。
徐:就是我心里太郁闷了,就想发一下不满情绪吧应该是,但没有想到我会伤那么多人。
记者:当时借刀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后面要做些什么?
徐:当时借刀的时候没想杀人。
记者:那你借刀做什么?
徐:是想防身。因为跟当地地陪发生冲突了,而且有两个司机男的。
记者:她是一个弱女子,你要买刀防身?
徐:两个司机。
警察:麻烦一下,这个案子细节问题就不要再问了。
阿丘:至今,我的同事还没有跟地陪导游彭小姐联系上,对徐敏超和彭小姐之间的争执我们没能得到另一方的陈述。但从徐本人的话里我们似乎听得出来,他所带的团队对行程安排并不太满意,不知道这种不满意会不会给徐敏超带来某种影响。
徐的采访:
徐:主要感觉我出来就要对老人负责,让他们开心,心里没有忧虑。无论去哪个景点,他们心里有底,问题是走到很多地方都是心里没底,这能集合上吗?
记者:所以你就觉得很郁闷?
记者:你觉得这些问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吗?就是除了你吵架除了你离开。有没有其它方式可以解决?在你们日常的工作当中,比如说和地陪发生纠纷?
徐:有。
记者:一般会有什么样的方式?
徐:协调。
记者:那这次怎么没有协调呢?
徐: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大脑不清醒吧。
记者:以前有没有出现过,大脑不清醒的这样的状态?
徐:没太注意。
记者:这是第一次吗?
徐:应该是吧!最起码造成严重后果的是这一次。
记者:当时你跟那个地陪发生争执,是不是因为银器店的回扣问题?
徐:不是。不是。
记者:确定不是?那是因为线路吗?
徐:主要是因为线路。
记者:她不听你的?如果她好好跟你商量,可能也行,是吗?
徐:对。
记者:你特别不喜欢别人不听你的?
徐:那也不是。但是心里就想老人玩得开心。
阿丘:在采访的过程中,徐敏超反反复复地提到他希望在他的团队里,老人们能玩得开心,他告诉我的同事说就在行凶的头一天晚上,他一夜没合眼照顾团队里一位生病的老人,他说,这件事能证明名平时的他并不是一个嗜血成性的凶手,而是一名对游客不错的导游。——整夜照顾老人的事有媒体得到了证实,被他照顾的两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小徐?杀人?他们没办法把昨晚体贴的年轻人和嗜血杀手联系起来!
采访
助理:(以前)整个团队都是他带过来的,也是三十六个人,老人家回来反映跟亲儿子一样。
局长A:我来之前听说,就这个团队,就是出事的前一天,他(徐敏超)护理他那个团队的病人护理了一宿
助理:对,在昆明护理了一宿。
局长B:而且听他女朋友说,他护理完了之后还给她发了一条短信,说他们那个团队很认可他,因为她刚从我们局里调过来的。后来那女孩就把短信翻给我们看。
局长A:反正那意思就是大家认可了。
阿丘:这位是徐敏超单位的领导——吉林雾凇旅行社的总经理助理王利宾。此刻他已经和吉林省旅游局的领导赶赴丽江,与当地共同处理事件。
画面:雾凇老总王利宾关于徐敏超的性格描述阿丘:据我同事从丽江了解到,事情的最新进展是这样的:徐敏超所在的吉林雾凇旅行社和和地陪彭小姐所在的昆明大家旅行社,两边的负责人已经在丽江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始共同协商处理善后。关于失控的导游,我们还将带给您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