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4月5日讯(记者王玲)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2002年以来,本市经济连续五年保持11%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7720.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210美元,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0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美元”的奋斗目标提前了两年,全市经济开始了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转变。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全市经济引领者
据了解,市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地方财政连年增收,年均增速超过20%,已达1117.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年均实际增长超过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20元,年均实际增长9%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1.2%,比2001年上升了62.4个百分点。
五年来,本市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端化趋势明显。
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引领带动者,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近一半,金融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70%以上,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也超过全市的一半。
文化娱乐休闲开始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
记者了解到,2006年,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371.5亿元,近五年中年均增长超过15%。其中,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达到363.2亿元和2993.8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超过14%和9%。房地产开发投资1719.9亿元,占比为51%,比2003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935.3亿元,占比为27.7%,比2001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政府投资向郊区转移,郊区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52%。9个郊区县基本实现了与城区的快速(路)连接,连接平谷与城区的京平高速正在建设。天然气管线已经延伸到顺义、通州、大兴、昌平、房山等郊区县,近80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每个郊区县都建成了一个以上污水处理厂(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7.5%),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18所名校、7所名院在郊区办了分校和分院。
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75.2亿元,近五年年均实际增速11%以上。其中,以住房、汽车和数字产品为主的用类和烧类商品消费所占比重达到65.6%,比五年前提高了6.6个百分点。五年中,全市累计销售商品住宅10432万平方米,各类汽车240万辆。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30%,比2001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体育休闲、旅游观光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钢搬迁调整正式启动 北京焦化厂正式停产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全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北京市节能监察管理办法》、《北京市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市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从2006年开始,建立了能耗、水耗公报制度、节能监察和评价制度,并将“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分解到各区县和重点耗能企业。对全市135家年综合能耗2万吨标煤以上的单位开展了节能监测执法检查,启动了10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首钢搬迁调整正式启动,北京焦化厂正式停产,合成氮、电石、硫酸、油制气等27种传统工业产品退出生产,基本消灭了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纸、小钢铁。作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首批10个试点城市之一,北京编制完成了《北京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北京市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认定153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推行焚烧发电、生化堆肥、厌氧发酵等垃圾处理模式,建设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6个垃圾处理厂和6个垃圾填埋厂,废轮胎、废塑料资源利用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推广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搭建节能卫生吊炕,郊区农村开始“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