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靠改革激发活力、靠开放借助外力、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使改革、开放、科技三大动力紧密结合,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市委书记孙永春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令人振奋。
市第11次党代会报告特别解读-活力篇让新增长点活起来
在刚刚落幕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民营经济和服务业被作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活力一极”写入党代会报告,并勾勒出清晰的思路和绚丽的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孙永春在党代会上的报告
“坚持临港产业与海洋经济互为依托,拓宽发展新空间。”市委书记孙永春在刚刚落幕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关于“以港兴市”和突破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决策,寥寥数语,却字字铿锵,令人充满憧憬和期待。
两倍于陆域面积的广袤海洋,孕育着烟台未来的无限希望;绵延9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将成为这座海滨城市拓宽发展新空间的“起锚”点。
挖掘潜力
在竞争中出位
烟台的发展历史印证,只有挖掘潜力为实力,放大优势成强势,才能在城市角力竞争中出位不出局。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优势,曾成就上世纪80年代的烟台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上世纪90年代,区位优势又助推烟台大放异彩。在资源全球配置的今天,政策优势渐趋变平,区位优势日益变淡,烟台亟需着力培植新优势,为未来经济装置“导航器”。
“港口群和大海洋是我市在新一轮竞争中谋求跨越的最大战略资源优势,是其他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烟台海关关长边佩全指出,港口是未来沿海城市发展的最大优势。重视和发展临港经济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各沿海、沿江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竞争性目标。“隔海相望的韩国釜山、仁川,日本神户、横滨等港口城市都实行了特殊经济政策,筹划建立集航运、物流、金融和高新技术为一体的港口特区。日韩两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与中国的沿海港口争夺国际货源,争夺东北亚枢纽港的重要地位。”
大势当前,谁率先打响“卡位战”,谁就赢得发展的先机。环顾国内,我国临港经济发展赶超特征日益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烟台周边城市临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加大:上海洋山港已建成开港,青岛市计划今后5年内投入270亿元发展港口建设,力争建成名符其实的国际航运中心,日照港25万吨级矿石码头等等也落成投产。“如果海洋经济、临港产业抓不上去,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竞争制胜的法宝。”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吴德强表示,在资源全球配置环境下,全球GDP的50%产生于距海岸线50英里的范围内,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可谓潜力巨大。目前,烟台的水产品出口创汇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而海珍品资源尚未综合开发,海洋生物制药业、滨海旅游业刚刚起步,海洋能源开发还未启动。这些领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将是未来烟台经济释放巨大能量的“源动力”。第1页
时机成熟
内力外利兼备
众多沿海发达城市的发展都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发掘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绝不仅仅是地缘优势所能成就的。烟台挖掘资源潜力的“时间点”是否成熟?答案是肯定的。
内力,让发展从容淡定。2006年,烟台两大主要港口———烟台港和龙口港重组整合,港口资源配置及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同年,烟台港口即实现吞吐量超过亿吨,被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评为“爆发式增长的港口”。最近几年,烟台现代临港物流网络是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从环节组装状态走向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催化力量,并已经成为我市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
发展海洋经济也是恰逢其时。吴德强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一个例子,以海洋渔业起家的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实现在深交所正式交易。在加快海洋水产业发展的同时,他们还建立了物流等集临港经济于一体的新海洋产业体系。目前,在东方海洋科技公司所在的烟台沿海,已经形成海洋产业集聚区。
“东方海洋”仅仅是烟台新海洋经济的缩影。传统养殖捕捞和水产品加工已开始转型升级,烟台市2006年的658亿元海洋产业总产值中,正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的海洋渔业总产值达到412.2亿元。欲做大“海”字号的烟台,显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在继续做强海洋渔业的同时,我市放眼于港口经济、滨海旅游和造船业,抓住了发展关键所在。”吴德强说。
外利,使发展尽逢良机。发展好靠实力,发展快靠机遇。“目前,环渤海区域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关注和扶持的板块,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辐射范围不可估量。”边佩全说。作为一线港口的青岛、天津业务量急速膨胀,已将港口原有的条件和潜力发挥到极限,持续增长的货物势必需要寻找新的替代港口,这就为包括烟台港在内的周边港口发展国际物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交通支撑。“烟大铁路轮渡的开通,打通了与环渤海、东三省的交流通道,增强了物流处理能力。目前,我市公路、水路、铁路为网络的枢纽型物流体系已见雏形。”市交通局局长权良宝说,今年我市要全力加快推进德龙烟铁路建设步伐,铁路建成后,不仅可以为沿线各港口提供便利的疏港铁路接轨条件,而且把全市港口串联起来,将极大地促进港口资源共享和整合,提高港口群体竞争力,提升临港产业规模和档次,从而更好地推进“以港兴市”战略的实施。“国内外正掀起新一轮海洋开发热潮,如果丧失机遇,不仅不能在城市赶超发展中胜出,还可能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被边缘化。”吴德强认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烟台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市正全力推进大宇造船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建设成为我国北方船舶和船用配套产品生产基地。第2页
开辟资源走廊
走向富庶烟台
潜力不等于实力,惟有用心动智挖掘潜力才能巩固和提升自身实力。走向富庶烟台,很大程度上要期冀于开辟好脚下这条极其富饶而又尚待深度开发的资源走廊。
发展港口国际物流,应有自己的特色,烟台必须因港制宜,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港口产业。边佩全举例说:“烟台是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但是许多货源的进出都选择韩国釜山港中转,应在烟台港口建设胶东水产品中转基地,开展保税冷藏仓储、国际采购、国际分拨业务,找准物流服务的切入点。”
“区港联动”的发展模式被证明是有成效的,尽管烟台没有保税区,但加工区与烟台港区仅一墙之隔的条件是全国独有。“烟台出口加工区与环球码头相连,具备了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的条件,可以做到港中有区、区中有港,基本具备了保税港的雏形。”边佩全表示,目前海关已着手进行相关政策整合和监管设施调配,烟台港国际物流的拓展和转型升级,政策条件已经成熟。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围绕着力构建区域性大型枢纽港口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港口体系化建设。”权良宝指出,下步我市将强化装卸仓储、引领产业和物流集散三大功能,构筑集装箱、原油液化、矿石、煤炭四大运输体系,争取到2010年,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7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0个,全市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200万标箱。
未来几年,烟台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主要海洋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海洋科技实力居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滨海旅游胜地和造船基地。按照怎样的轨迹发展,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同样的海不同的吃法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吴德强表示,海洋渔业是一个复合式产业,我市要着眼于把传统渔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够持续致富渔民的高效生态渔业,增加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增值空间,使海洋渔业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发展到高层次的复合式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海洋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才能经过5年努力,使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5%以上。
大潮奔涌,生生不息,拍打着烟台这座百年老港。面对大自然赋予的资源禀赋,坚定“有为才有位”的后天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港口承载着烟台的希望,海洋定会孕育出一个前程似锦的美好未来。
记者发言
天时 地利 人和
“相比其他地方,港口带给这座城市的不过是多了一条海路通道。”“偌大的海洋,带给这座城市的,不过是餐桌上多了几道海味佳肴。”以往的过客时而会对烟台有这样的评说,姑且不去论其偏颇或公允,这样的说法未来几年必将会消失。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预言,是因为集聚天时、地利、人和的烟台,已经准备好开辟脚下这条极其富饶尚待深度开发的资源走廊。不久的将来,一个不一样的海上烟台,会自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港口曾给烟台带来无尚荣光,但近些年“港城”人心里却并不踏实: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市港口未能根据国际海运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加快发展,落后于周边港口;去年基本上不做内贸业务,而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却5倍于烟台港,距我们最近的青岛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2亿吨。
让人艳羡的烟台黄金海岸,也还未展露出它的无尽资源。我市海域面积是陆域近2倍,但海洋经济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去年实现的增加值仅是陆域的1/6。临港工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等新的潜力点尚未挖掘出来。
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关于“以港兴市”和突破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决策,让烟台人期待的眼光变得坚定而执着———
看天时:环渤海区域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关注和扶持的板块,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辐射范围不可估量,而以青岛和天津为代表的烟台地区两翼港口,发展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这为包括我们烟台港群在内的周边港口发展国际物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看地利:烟大铁路轮渡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烟台物流渠道的狭窄局面,初步确立了烟台在环渤海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同时,“区港联动”全国独此一家,加工区目前已可以开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以“出口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的政策优势,明显超过其他特殊区域。
看人和:烟台市委、市政府及海洋渔业部门和烟台港各有关企业,对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已形成普遍共识。目前,我市已经对烟台港口的发展和海洋经济有了完整的规划;主动寻找市场和客户、培植支柱产业,积极拓展港口腹地,而“以港兴市”和突破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决策,也将使全市上下进一步凝心聚力,助推新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我们坚信,再过几年,在世界的眼中,烟台不仅仅是座名副其实的“港城”,而且还将会冠有许多新的昵称:东北亚地区区域性大型枢纽港、全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滨海旅游胜地、造船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