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街道名叫长寿路街道,这个小区名叫“世纪之门”,这里住着11对金婚老人。这些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共结连理的平凡夫妻,与时代一起经历大起大落,又安然走到21世纪的开端,并依然牵着彼此的手,缔结一个平凡的奇迹。两个人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究竟难不难?三对夫妻的回答是不约而同地平淡而祥和:“夫妻不可能没有矛盾,但是一起走过来了,再回头看,也就没什么难的了。”
金婚档案
夏华强(72岁)&黄曼丽(71岁)
初识地:
辽宁抚顺
结婚日期:
1957年4月12日
婚礼回忆:
没有酒宴,买了5块钱的糖果当喜糖,就算结婚啦
子女状况:
一子一女
风风雨雨 安康为本
还有六天,就是夏先生夫妇的金婚纪念日,关于庆祝方式,他们相视而笑:不要大摆宴席,不要买纪念物,甚至“我们的打算连儿女都没告诉呢”;记者很荣幸,第一个知道他们的计划——两个人一起去近郊走走,享受一下春光,这就是他们心中金婚纪念日的安排了,一如他们的婚姻,平凡而真挚。
初识:“千里姻缘一线牵嘛”
还没进门,就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由远及近,“你们来了呀?”开门的是夏太太。夏老先生夫妇住一室一厅,朝南的卧室明亮整洁,初春的阳光从弧形的窗户透进来。夏太太穿一件枣红色毛衣,身材娇小;夏先生则是一件豆绿色马甲,戴金丝边眼镜,风度翩翩。
回忆从他们相识开始,50年代,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夏先生,和在湘潭电机厂工作的黄女士在辽宁抚顺第一机械工业部干校遇见,相识的开端,被夏太太戏称为“千里姻缘一线牵”。
记者开玩笑地问,当时是谁主动追求对方的?两夫妻对望了一下,各自自言自语:你追?我追?然后不约而同地说:“其实我们都有好感,就是都没说,结果旁人倒看出来了,这才挑明的。”
1957年4月12日,这对有着千里缘分的恋人结为夫妻,还有六天,就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
信物:“没什么可惜的”
说起信物,夏太太笑了,“我们那时候哪有你们年轻人现在讲究啊,首饰要成套的,钻戒还要看多大的,小了还不乐意。他就给了我一个韭菜式样的金戒指,是他外祖母传下来的。”记者对于“韭菜式样”怎么都弄不明白,老太太就比给我们看“喏,就是那种最简单的一个指环的式样,其他什么花样都没有的。”
然而夏太太的这个“韭菜式样”金戒指并没有保留到今天。“文革”时为了避免被斗,她把戒指扔进了家附近的池塘。“现在这个池塘被填掉造成了马路,想找都没地方找了。”记者不禁摇头表示可惜,但意外的是,夏先生夫妇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没什么可惜的!”
“那时候因为藏一根金条或金项链被抄家的事情天天都会发生,不要说我们只有一个金戒指,如果还有其他金耳环、金手镯,一样也会扔到池塘里去的。”曾在大学教书的夏先生习惯性地站起来说话,“金戒指银戒指都是身外之物,能保家庭安康,牺牲掉这些都不足挂齿的。”
“文革”以后,夏先生重新给太太买了一套首饰——金项链和金戒指,这回是他亲自买,亲自挑,并且,还是“韭菜式样”。
感动:“这都是应该的”
关于“最感动的一件事”这个略显煽情的话题,夫妻俩腼腆地笑笑,又互相望了一下,“你先说”“你先说”。最后还是夏太太开了头:“1961年我小儿子出生时,正好是大年三十半夜里,县里的医院放假,找接生的医生要跑两里路,路上又‘戒严’,他也不管,连回答巡查员的问题都不停下,一路跑去找医生。”先生在一边连声回应:“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我做的都是应该的。”
轮到夏先生说:“我生病的时候,她把我照顾得非常周到,每当这个时候都觉得心里很暖……”这时候夏太太则回应:“我的工作就是医生嘛,照顾他是应该的呀!”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许,他们的相濡以沫、他们的相互扶持、他们一起牵手走过半个世纪,正是因为那句彼此都真心认为的“这都是应该的”。
钻石婚档案:
顾海楼(87岁)&刘凤华(84岁)
初识地:
上海南汇
结婚日期:
1943年农历十二月十七
婚礼回忆:
父母做主
子女状况:
二子三女
夫妻之道 尊重为基
现在是离休干部的顾先生高大健硕,戴着一幅黑边眼镜,热情而健谈;相形之下,顾老太太则显得性格腼腆,不太说话。当记者告诉顾先生,他们的婚姻已经“比金婚还要厉害,是钻石婚”的时候,顾先生爽朗地笑了:“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尊重对方的爱好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顾太太喜欢跟同龄人一起聊天,顾先生则喜好京剧,“最喜欢《三国》的‘华容道’了”;除此之外,另外一个爱好则是书法,每天下午都要拿毛笔习字,这个习惯从60年代起就一直没有改变过。
对于结婚的具体日期,顾先生和太太都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是1943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七。今年87岁的顾先生,和84岁的刘凤华女士相识于上海南汇,是标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至婚礼前一天,顾先生都没有见到过即将成为自己妻子的刘凤华。
记者不禁产生疑问,“这样的婚姻如果双方见面了不满意怎么办啊?”顾先生笑着说:“那时候哪有像你们小青年先谈恋爱再结婚的?我们都是先结了婚,再慢慢谈恋爱的。”记者追问“那么走过了钻石婚,你们现在觉得满意吗?”“满意满意”顾先生几乎脱口而出,而顾太太则什么都没说,只是抿嘴直笑,顾先生于是代替太太回答:“她一笑,就是很满意。”一旁的太太听完脸上就飘起了红晕。
钻石婚档案:
倪积钰(93岁)&阮国芳(83岁)
初识地:
上海
结婚日期:
1945年
婚礼回忆:
自由恋爱,爱情信物是一枚款式简约的戒指
子女状况:
二子二女
自由结缘 默契为佳
到倪积钰和阮国芳夫妇家的时候,恰巧倪先生出去给太太买电池,于是我们就在客厅先跟他的太太聊起来。刚刚说了几句,她望向门口:“老头子回来了。”接着就看到倪先生提着装电池的塑料袋进门。倪太太说,家里缺了什么日用品,都是倪先生主动去“跑腿”。
今年已经93岁的倪先生神采奕奕,耳聪目明,夫妻俩并肩坐在沙发上,问起退休前的工作,阮国芳没有听清,她先生就凑近太太耳边“翻译”,“她问我们退休前是干什么的。”顿时显现出老夫妻的默契。
阮女士嫁给倪先生的时候,她19岁,他29岁;由双方朋友的介绍而认识,是一对在40年代就自由恋爱的夫妻。“自由恋爱,当时还是很新潮的一件事呢”,阮国芳笑呵呵地说。记者注意到,倪先生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款式简约的戒指,“伊送给我的,很喜欢,就一直戴着咯”,他边说边笑眯眯地瞧着自己的戒指。
临走时,摄影记者要求夫妻两个拍张合照,最好亲密一点,倪先生想了想,伸出手臂去搭太太的肩,倪太太有点难为情,“啊哟,这样好像太肉麻了,我们靠拢一点拍行吧?”倪先生没有揽到太太,于是跟太太头靠头,拍下了这张合影。news·2007年4月6日15:42·2007年4月6日 15:55·2007年4月6日 15:51·2007年4月6日15:53·2007年4月6日15:53·2007年4月6日 15:42·2007年4月6日 15:41·2007年4月6日15:38·2007年4月6日15:18·2007年4月6日 15:31·2007年4月6日 15:11·2007年4月6日14:27·2007年4月6日16:09·2007年4月6日 16:13·城市导报拎着相机逛一天 2007年4月6日16:06·2007年4月6日 13:42
顶级游船缤纷登场揭秘化妆师的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