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广州日报

敬畏邓世昌 日寇当年不敢占宗祠(组图)

  民族英雄邓世昌的侄孙邓权民老人今年87岁,他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从军抗日。陈安摄
73岁的苏进泉是苏东坡的第24代孙。陈安摄

昨天一些市民来到思园拜祭先人。倪黎祥摄

  文/廖靖文、张顺美、卜松竹

  又到清明。这两天,记者在浩浩荡荡的扫墓队伍中,发现了这样一些特殊的群体:他们或是千年之前贬谪岭南的先贤后裔,或是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子孙。记者探访了苏东坡、邓世昌、潘文治的后人,一睹这些绵延千百年的大家族各自不同的清明“民俗地图”。

  东坡后人:

  清明拜“将军地”重阳拜“苏家山”

  广州白云山上有一座“苏家山”,为古羊城白云山“八大名墓”之一,长眠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孙儿,宋右丞相、太尉苏绍箕。
“清明拜‘将军地’,重阳拜‘苏家山’,我们形成了这个习惯。”苏东坡第二十四传裔孙、广州后人中辈分最高的苏进泉老人说道。前日,记者跟着广州车陂苏东坡的后人去黄埔区“将军地”拜太公,这里是苏东坡的第五代孙苏福胙及其家族墓地。

  苏氏近百人分别乘坐3辆大巴前往,声势浩大。一路上,苏进泉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拜山的习俗。“一定要带鸭蛋等祭品去拜山,拜完之后会派发包子和利市,然后一起吃太公饭。”

  “一只鸭蛋,一只烧猪,一箩包子和几串‘团’(粘米角子),甘蔗、冬菜、烧酒、猪肉、元宝蜡烛……都用扁担挑着去。”75岁的苏进泉一边讲一边比划着。“带鸭蛋是因为母鸭一年可以下很多次蛋,寄托了多子多福的意思。”

  邓世昌后人:

  日寇军官偷偷进来拜祭邓公

  民族英雄邓世昌出生在广州河南龙尾乡(现海珠区二龙街),为了纪念他,天河公园内有邓世昌衣冠冢和邓世昌全身塑像。1918年在广州出生的邓权民是邓世昌的侄孙,他算得上是至今健在的邓世昌后人中辈分最高的一位,其祖父邓佑昌与邓世昌是堂兄弟。

  昨天,记者前去拜访了邓权民老人。出人意料的是,老人告诉记者,他很少清明节前去拜祭邓世昌。老人平淡地说:“拜祭只是一个形式,我一生不点香不烧纸钱,不在乎那个形式,缅怀邓世昌更重要的是心中,我时常都会把他的旧物翻出来看看。”记者看到,邓权民老人家中挂着几幅邓世昌的照片。“我天天都能纪念他,不用等到清明。”老人表示,他前几年已经要求身后把遗体捐献给中山医学院,“我们一家都追随邓世昌的精神,大部分长辈身后都把骨灰撒向大海,不希望后人做流于形式的拜祭。”天河公园是邓氏先祖的安葬地,家人后来便将邓世昌的遗物安葬在邓氏先祖的旁边。

  邓权民老人一边看照片,一边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些故事,在日寇侵华、广州沦陷之时,不少祠堂都被日寇用来驻兵,唯独河南邓氏宗祠没有一个日寇进入搞乱,却有一些日寇军官偷偷进来拜祭邓公。“当时我的兄弟邓焱民在广州搞抗日谍报工作,他向日寇军官打听情况时,听过一个日寇军官说:‘邓世昌是中国顶呱呱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人抗击外族的一面旗帜,我们敬他又畏他,所以不敢进驻祠堂。’”

  潘文治后人:

  最多有2万人前来祭祖

  潘文治将军是民国时期的革命先驱,曾担任海军总司令。他是广州珠村人,生于清朝,留学英国,后来成为孙中山先生忠实的追随者,百年之后安葬在珠村鹤鸣山的古墓群。每年,前往拜祭扫墓的人络绎不绝。他的侄孙潘剑明说,“每年清明我们去到将军墓前,都可以看到很多香烛和祭祀品,那些都是周边的有心人留下的,我们都不认识。他们为了多谢潘文治救国扶乡办学的善举,几十年一直坚持来拜祭。”

  潘剑明介绍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潘文治用不同的方式激励海军旧部和在海军中任舰长的两个弟弟潘文谱和潘文绚奋勇杀敌。抗战胜利前夕,潘文治返回珠村。在家乡,他利用他崇高的威望,制止流血械斗,解除了几宗附近的村社宗族纷争,使几个村的村民和睦相处。为了教育兴邦,筹办了禺东小学和珠村小学培养人才。“他1949年逝世后,左右三村村民得知,悲痛欲绝,自发摆起了路祭,袅袅香烟,数里不绝。

  讲起清明的风俗,潘剑明告诉记者,潘氏族人很少行“正清”。“一般都是提前一天祭拜大祖先,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近300年。而老人家都希望子孙一起参与扫墓才高兴,往往还在4月的某个周末一家人再到山上去‘踏青’。”

  今年祭祀日子定在4月4日,早上9时,几千名潘氏族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天河区的沐陂村进行祭祖。开村始祖潘贞就葬在沐陂村,所以沐陂村要尽地主之谊,准备三种饼招呼族人,包括“白菱”、“红菱”和“核桃酥”。后来还增加了鸡蛋糕(意思为发大)。只见村民抬着红纸裹着的烤全猪,去到沐陂村。数千潘贞后人聚在沐陂村祠堂围桌聊天吃饼、拜祭,场面十分热闹。10时许,在潘贞古墓前,金猪被平放在墓前,一批批族人点燃香烛行礼。

  潘剑明告诉记者,祭祖这一天,来自石牌村、棠下村、珠村、棠东村、沐陂村、京溪村、上社村、番禺西山村、贝江村、海珠赤沙村,天河岐山村等11条村的族人分别从世界各地赶回来祭祖,其中从海外回来的华侨华人有四五十人,分别从加拿大、荷兰、新西兰、美国等地回来,最多的一次有2万人。

  记者看到,男女老少还在墓地周围舞起了狮子。“潘氏祭祖从来都是男女老少一起参与的,传说墓地本是虎穴,因此要舞狮子。”

  寻地建个新思园 骨灰植树念故人

  上万相思树长成参天大树 看看相思树如同见亲人

  本报讯 (记者周祚通讯员文燕媚)昨天,记者在白云山骨灰植树点“思园”看到了清新的拜祭画面:前来祭祀先人的广州市民把哀思寄托在云山之中,向先人献束花,然后登高呼吸新鲜空气。

  家属希望植树留有标志

  位于白云山山麓永泰村马鞍山下的广州市骨灰植树园“思园”修建于1989年,占地约150亩。记者见到,三三两两的广州市民沿着水泥小道,蜿蜒而上,园内的相思树郁郁葱葱,环境十分幽静。

  市殡管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种有13439株树,大部分是马占相思树种,经过18年的生长,全部长成了参天大树。每一棵树就代表了一个长眠于此的广州市民。记者遇到了一位在此祭祀去世父母的市民李先生,他和几位家人将两束花分别绑在两棵相邻的树下,然后默默悼念。他抚着其中一棵树告诉记者,这下面埋着自己父母的骨灰,旁边这一棵下面是母亲的妹妹的骨灰。“当初一听说有这种方式,我们立刻就心动了。这样的拜祭方式非常好。父母他们魂归云山,是最好的归宿。我们每年只要有空就要看看,这棵树就像我们的亲人,都有了感情了。”

  也有几位市民只是走到某一年份的骨灰植树纪念牌下,献上鲜花,就当作是拜祭了自己的亲人了。一位来自深圳的陈小姐表示,由于骨灰还林和骨灰植树完全不留标志,前几年还依稀记得自己的母亲是葬在那棵树旁,现在就只有大概方位的印象了。如果可以让家属自己立一个小标志就好了,可以是一些很小很美的小铭牌。

  思园已没有骨灰植树位置市殡管处负责人表示,由于思园早已没有骨灰植树位置,正准备寻找下一块骨灰植树的新地点。“新思园”也将是一块荒山,估计会远离市区。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邓世昌 | 苏东坡 | 白云山 | 潘文治 | 邓权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