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生
谈论当代中国文学,王小波是一座谁也绕不过去的高山。他像一个文学上的外星人,谁也不理,直戳戳地站在我们面前,使延续多年的文学惯性难堪,使读者眼前一亮感受惊艳,使小说作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使众多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感到手足无措。
我们很难用什么主义去概括王小波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小说,明显地可以看出有“拒绝被归类”的品质,这在当代中国,恐怕是独一无二的。我把它称为“先锋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借这个现成的词说事而已。王小波创作总量并不是很大。小说也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后来我还看到过他的遗作和杂著编辑而成的《黑铁时代》。随笔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几乎囊括了他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以并不多的作品引起中国文坛和读者的高度关注,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样的作家只能是王小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深思的。我拣认为重要的几点,提出来向大家讨教。
先来看小说。王小波极富个性的语言是他能成为一个杰出作家的保障。他是以北京方言为底色的一种独特语言,口感化很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到从“白话文运动”到今天现代汉语的发展现状的话,就会凸现出王小波、金庸、贾平凹等为数并不多的几位作家的意义,尽管他们的探索路径并不相同。我们听见就烦的“学生腔”、“新文艺腔”,无论怎么讲都是一种语言追求的失败和无能,尽管它充斥在大量的作品中。不喜欢王小波的人会觉得他的语言太粗、太白、太露,缺了文学上的纯净性。但什么是纯净性?纯净性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有这个标准,它能不能作为最高的或者唯一的审美标准?王小波的语言美是一种混杂的美,是一种能传达出生存、生活、生命痛感的美,他反对的是单调,他追求的是混杂起来的丰富之美,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语言后面响起的清晰的、哀伤的旋律。汉语写作怎么往下走?王小波就作出了成功的尝试,他对汉语言美感的文学实践,给我们指了一条健康的王道。王小波过人的艺术想象力体现在他的作品中,非常引人注目。说他奇特,说他荒诞,好像都不能叫人心服。王小波似乎是用他的作品来验证人类的想象力在文字上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这恐怕和王小波一贯推崇人的智力有必然的联系。简单地讲,他的想象力是富于智慧的,荒唐、荒诞、荒谬的想象背后带给我们的是清醒、胡说八道、瞎侃、神聊甚至是胡扯的表面现象,实质上连带的是我们骨子里的疼痛感。
《沉默的大多数》是集中体现王小波随笔杂文造诣的一本大书。与他的小说明显的区别是理性色彩浓厚,乐观向上,与“五四”文学精神中最重要的启蒙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我自己读王小波的随笔杂文,得到了很多的启发。看他那些反愚昧的风趣文字,胜过百部千部的大部头理论著作。我不止一次地给青年朋友讲,《沉默的大多数》应该是每一个二十一世纪青年人的必读书。
王小波是一个立志要和人生、文学闹点别扭的作家,他闹对了,尽管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个杰出的作家在精神上注定和社会处于那么一种不协调的状态,有人说这是一种“冒犯”,叫我看这是一种必然。把王小波看作是一个流行的幽默作家,是对他的误读,是一种悲哀。王小波的意义和价值,十年以来挖掘和研究得很不到位,他还有着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像我们把陈寅恪先生称为是“教授中的教授”一样,王小波是“作家中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