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刘姓市民乱穿马路不听劝阻,还辱骂交通劝导员和交警,被拘留5天。本报前日对此配发评论《这样的“叫脑壳”就该教化》,希望少数市民少点“叫脑壳”脾气,做文明人行文明路。该文章引起市民关注,一些读者特意打来电话叫好。
劝导员:我不怕白眼和拳头
在枫林广场值班的文明交通劝导员张晶,是3月15日首批上岗的。风里来雨里去,她默默坚守在路边,劝阻乱穿马路的行人。“当然遇到过霸蛮的‘叫脑壳’,有人甚至拳头相向。”前不久,她挥着小红旗劝阻一个男子不要乱穿马路,但那人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加快脚步冲向路面。张晶情急之下扯住了他的衣服,对方停了下来,却向她举起了拳头。“我并没有退缩,这时交警过来了。”张晶还是成功劝阻住了该男子,他老老实实地走向地下通道。她说,“我不怕拳头和白眼,因为我是为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张晶一样,许多劝导员尽管遭遇过可憎的“叫脑壳”,但一如既往地“我劝导,我快乐”。“我相信,经过努力,长沙马路上的‘叫脑壳’会要少些。”张晶说。
执勤交警:保障安全才是目的
“工作中与一些交通违法行人打交道,大多数人在我指出违法行为以后,能及时纠正。”天心区交警一中队刘林中队长说,近年来长沙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那种不配合执法的“叫脑壳”行为大幅度减少。有时候遇到有抵触情绪的行人,他和同事总是好言相劝:处罚不是目的,交警执法和劝导员的目的都是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通过宣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我们要让‘叫脑壳’真切感受到,纠违是为了出行安全和马路畅通。”刘林希望所有市民在出行时能从自身的安全出发,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角度出发,加强交通法规学习,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共同抵制“叫脑壳”式的不文明行为。社科专家:管理贵在持之以恒省社科院院长助理、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方向新一针见血地说:“乱穿马路的‘叫脑壳’出现,与城市管理时紧时松有关。”他认为,一段时间里,行人不走斑马线和地下通道,随意横穿马路等不文明现象,在本市较突出。要根治这一顽症,市民要养成良好习惯,素质要提升。同时,城市管理者态度要鲜明,对已实施或即将实施的规章制度,应该严格执行,该处罚的坚决处罚,不论涉及到谁,不能停留在批评教育上。“这次关了一个‘叫脑壳’,应该是一个开始,以后还要加强教育处罚。”他还说,市民养成文明习惯有一个过程,制度的实施贵在持之以恒,“如果制度时紧时松,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实施。”他还认为,城市交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地下通道等市政设施的设计,也应遵循方便的原则,要从细微处体现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