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科技攻关专家组阿坝行(三)
本报记者杨晓常里,阿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县卫生局局长,上世纪80年代初起,先后在阿坝县从事地方病防治工作。随大骨节病科技攻关专家组一行抵达阿坝县,记者6日见到了常里。
记者(以下简称“记”):阿坝是从哪一年开始研究大骨节病的?
常里(以下简称“常”):1955年中央第二民族卫生工作队在我县柯河、垮沙、茸安等地开展巡回医疗,首次发现了大骨节病患者,当时估计患病率为50%-80%。1972年,卫生部又委派多名地方病权威专家来阿坝州考察,再次确定了病区。
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最早在我县起步。上世纪80年代有多种病因说,其中最主流的是土地受“T-2毒素”污染、环境中缺乏硒元素两种说法。1985年,我们县选了安羌乡4个村,分别进行换粮、补硒试验。根据三年跟踪观察和统计学处理,补硒的村子新发病例并未减少,而换粮的上安、中安、下安3个村有所改善。进入第4年,3个村发病率明显下降,充分肯定了换粮对大骨节病有抑制作用。
记:这就验证了“土地受‘T-2毒素’污染”是正确的?
常:地方试验不过是由“结果”推断“原因”,只能说明这一学说更有可能性。要摸清病因,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1986年底,中科院曾组织过持续4年的大型研究,集中了地方病防治、地理地质学、林业、水质等多领域专家进行攻关。通过调查和检测,基本弄清了大骨节病在我县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特征,认为病区的小麦、青稞受镰刀菌感染代谢出了“T-2毒素”,同时,病区群众饮用劣质水、食物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破坏了人体软骨细胞的正常生长。但大骨节病病因复杂,致病因素、发病机理仍未完全弄清,也没有找到有效控制手段。
记:阿坝是怎样拟定综合防治措施的?
常:根据本地试验和专家攻关的经验,发现在高原丘陵地带,患病人群主要以糌粑、乳制品为主食,很少吃蔬菜,多是饮用河沟地表水,这些地方基本属于轻病区或中病区;而生活在高原峡谷边缘的老百姓,奶、肉食品更少,多饮用山沟溪水,重病区基本在这里。因此,1991年我县就争取国家投入,对全县的相对重病区进行换粮、搬迁等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在病区提倡少种禾本科植物,多种豆类作物或者发展牧业。
记:这些措施有效吗?
常:确实比较有效。我们垮沙乡甲乙村最早患病率高达96.2%,从高山上整体搬迁到县城边的河支乡后,从1993年起儿童中就再也没有新发病例了。但是,大面积搬迁又很难实施,老百姓生产生活脱离乡土,容易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又开始探索“易地育人”计划,人18岁后骨骼发育定型,就不会轻易染病。因此,5-15岁期间让儿童脱离病区,在饮食上进行调整、补充营养,就可以有效控制。
记:你认为此次科技攻关应该着重解决哪些问题?常:这次科技攻关集中了这么多领域的专家,我建议一定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基础医学研究要准确找到致病因子;二是在临床研究上寻求减轻病人疼痛的有效方法;三是目前难以准确判断儿童早期患病的症状表现,希望对新发病儿童进行确诊、治疗乃至找到终止病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