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3年,她进山牧林37载,同队员们一起造林10多万公顷,植树40多万株,被人们誉为“造林女杰”。
她,就是64岁的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绣峰林场营林家属队队长张克福。1969年,张克福跟随从部队转业的丈夫祝伦升,自山东单县老家来到开发建设中的塔河林业局绣峰林场。
为了保证造林成活率,张克福一次次往技术员家里跑,请技术人员对造林队伍进行专项技术培训,给大伙进行“三埋、两踩、一提苗”的示范动作,并且严把“苗木关、季节关、质量关”。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她带领大伙起早贪晚苦干20天,将10万多株苗木在春造季节植完,当年成活率达95%。如今这片林木高达7至8米,平均胸径16至20厘米。
绣峰林场有一片坟地,被人们称为“死人沟”。1987年一场大火,整个山头山沟被烧得光秃秃、黑乎乎。1988年春,张克福带领30多名妇女开进这里造林。过火不久的火烧迹地植被树丛焦黑一片,每砍一斧子或一镰刀下去就会震起一团尘雾。被烧死的树枝树条既干又硬,镰刀砍上去不是豁,就是断,一天下来镰刀能坏掉四五把。
“这活没法干了”,有人打了退堂鼓,回家待着;有人跳了槽,另找了别的活干。张克福收工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挨家去做工作:“我知道这活不好干,又脏又累,可总得有人干啊!咱不干让谁去干?总不能让这片黑乎乎的大山以后什么也不长吧。”张克福的真诚打动了姐妹们,大家又钻进黑林子里。她们苦干了两个月,清理出2000亩火烧迹地。
1989年秋季,林场把2300亩造林任务交给了张克福和她的队伍。由于受季节限制,这项工作不能早也不能晚,必须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张克福没讲任何条件,带领家属队伍开进了位于三支线的林地。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活,别说女人,就是男人也受不了。但她们没有任何怨言,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张克福带领营林家属队踏遍了绣峰林场的沟沟岭岭,最多时每人一天要栽3亩丰产林,一亩是296株树苗。由于长年爬冰卧雪,跋山涉水,她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犯病时疼痛难忍,可她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作为一名60多岁的妇女,特别是一位职工家属,这个年龄早该回家享享清福了。再说她的老伴已退休并有退休金,一个养女也已成家,家里没有什么经济负担,根本用不着再出去爬冰卧雪、风吹日晒了。可张克福却说:“趁着还能走能撂,真想再干个十年八年的,俺就把这老骨头交给大山。活着就要像马永顺一样,生命不息,造林不止,死了就埋在这绿山丛中,让俺和种的树待在一块儿……”(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