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愿“穿蓝制服”的人减少了49%
工人在德国很受尊重。德国的不少产品广告都以普通工人的形象为主题。即便如此,德国工人的地位仍然发生了变化。
5年前,一位柏林洪堡大学的教授自豪地对记者说,他的孩子是一名技术工人。当时,穿着蓝制服行走在街上的工人很多,他们都很自信。现在,这种现象少了。从收入上来看,以工人为主的德国蓝领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他们的平均年薪可达3.9万美元。但和白领的6.5万美元年薪相比,他们仍是低薪阶层。
甚至连刚毕业的一些大学生,只要进入稍好一点的公司,起薪也能达到4.5万美元。更何况那些在法兰克福金融机构工作的白领了,他们的年薪很多在25万美元以上。德国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只有34%的人愿意干蓝领干的工作,而10年前这一比例高达83%。德国制造企业协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德国的机械制造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然而近来却遇到了技术蓝领紧缺的问题。究其原因,德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特劳夫德教授说:第一个冲击是日益紧密的全球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二个冲击是欧盟东扩。2004年新加入欧盟的国家工资成本只有德国西部的14%。低薪竞争的结果是大规模外包和境外活动,降低了对国内劳动力的需求,也拉低了工资。第三个冲击是脑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结构的主力军。
日本:拯救“制造文化”
日本与德国类似,人们对于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十分重视。日本孩子从很小就开始到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中学习劳动。因此,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特别看重“白领阶层”,但是蓝领短缺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肮脏、劳累、危险的工作被称为“3K”工作,长期以来都是日本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超过80万。记者曾经采访过一家日本渔业水产企业,该企业负责人说,他企业中90%以上的员工都是外国人,如果没有这些人,那么企业就会倒闭。为此,很多有识之士呼吁不能让日本的“制造文化”丢失。于是,日本中小企业经营者福利事业团设立了“制造大学”。这所大学一反普通大学重设计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掌握蓝领工人的专门技术和制造技巧,以“保持日本高质量产品的未来”。
美国:新移民补充蓝领队伍
与欧洲国家和日本不同,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美国并不像欧洲国家那样担心外来者抢占蓝领职位。根据美国联邦劳工统计局的调查报告,美国危险的职业包括渔民、伐木工、垃圾回收工、电网维修工、农业工人和建筑工人等,这些工作大都由新移民来干。近年来,美国蓝领工人的地位也在变化。例如,在底特律,福特、通用汽车制造厂的蓝领工人的工资一直在涨,现在已达到每小时40多美元。与以往相比,他们也可以与白领一样买房、买车、买奢侈品,也可以与白领一样到世界各地度假旅游。对于美国年轻人来讲,他们显然不愿意从事上述体力劳动。多数人想在金融、IT行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美国人不担心新移民抢蓝领的饭碗,而是担心自己在更高层次上出现真空。据《环球时报》X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