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伍弱文
集安,吉林省的边陲小城,在这里古老的石头下,竟沉睡着古高句丽王朝。
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地方政权,存续于汉唐期间,前后历经约705年。
高句丽从最初的弹丸之地到成为一个小王朝,历经金戈铁马和战火硝烟。朱蒙为王时,降服了沸流国等,政权初具规模。后来,隋炀帝曾倾全国之力三次讨伐高句丽,战况持久惨烈,高句丽元气不再。直到唐朝,唐太宗御驾亲征高句丽,高句丽政权终于在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灭亡。
一千多年过去了,昔日依山谷而居的高句丽人哪里去了?高句丽人的墓地“积石为封,列种松柏”。爱好高句丽乐舞、爱听玄琴和横笛声的高句丽贵族,爱三月三日会猎的高句丽诸王,躺在了石头下。集安近万座高句丽古墓群,犹如石头垒成的串串文字。
这些古墓中,最显赫的要数将军坟,被誉称为“东方金字塔”的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建于公元5世纪初。花岗岩石条,底部近于正方,边长31.58 米,有七级阶梯,墓高 12·40 米,用石条 1100多块。
集安的20余座古墓绘有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以朱砂石绿为主体颜色,虽年代久远,仍鲜艳如初。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格局,莲花白鹿、伏羲女娲、帝王仙人和日月星辰的图案,题材广泛,画艺娴熟,线条流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里还有一座写满汉字的功德碑,名曰“好太王碑”,高6·39米,这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的记功碑,距今1500多年,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四面环刻1775个汉字,记述了永乐好太王一生的征讨功绩和高句丽起源及建国的传说。今天,集安市区街上残存的高句丽国内城城墙,已失去了初建时的雄伟,但从六处城门遗址和宽十余米的护城壕,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曾经有过的辉煌。集安市西北的丸都山,保留着同样属于高句丽都城的丸都山城。通沟河哗哗地从城南流过,城墙大部分已经坍塌,只有部分段落相对保存较好。站在高台之上南望,河谷及集安市区一览无遗。废弃的城址上,城内的墓葬如馒头般陈列着。荒草石坟,无语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