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军
艾冬梅,1999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大连国际马拉松赛的冠军。为了熬过看不见尽头的艰难时光,艾冬梅在北京通州摆起卖杂货的小摊,还通过网站帮忙,在网上叫卖自己的16块奖牌。
(4月8日《成都商报》)一个曾经很辉煌的运动员,竟然沦落到靠摆地摊卖金牌维持生计的地步,看到这一消息后让人心里隐隐作痛。
马拉松冠军靠摆地摊卖金牌维持生计,这是谁的哀痛?首先它是一种个人之痛。马拉松金牌运动员为了夺得冠军,要付出多少汗水,这恐怕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们起早贪黑地训练,才有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同时他们也在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有的甚至落下了终身的疾病。当他们辉煌不再的时候,这种“身体代价”不应该由个人承担。
其次,它是一种国家之痛。运动员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所有争得荣誉的人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善待”,不应该厚此薄彼,搞人为的歧视。同样是为国家争得荣誉,有的“下场很好”,可谓是“功德圆满”,成了体育界的“公务员”,有的则穷困潦倒,这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本属性。运动员,特别是那些卓有成绩的运动员是不应该分为三六九等的,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传出马拉松冠军靠摆地摊卖金牌维持生计的消息让我们感到不安,我们“如此残酷”地对待这些成绩卓著的运动员,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是致命的。或许,艾冬梅的生活际遇属于个案,但它透出的信息促人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