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营养专家教咱健康饮食
“购买标有有机食品的食品就能避免农药残留吗?碳水化合物是否真会使人发胖?大豆食品能否预防心脏病?我们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应从哪里来?中国人要不要像西方人一样喝牛奶?怎样才能不用刻意控制,轻松获得营养?”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博士在北京回答了这些有关“吃”的健康问题。
两位专家在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办的“健康中国人”系列宣传活动现场,以双方合作出版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为依据,对当代中国人“吃什么和怎么吃?”开展了交流。
两位专家用从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大量数据说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容易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并通过健康膳食发生逆转。自身免疫病、骨科疾病、肾病以及老年视力和老年痴呆等脑动功能减退,也可依靠植物性为主的膳食逆转和预防。
陈君石说:有些病是吃出来的,吃药、吃保健品不如科学改变饮食结构;不是不能吃动物性食品,而是要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提倡以植物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膳食结构。
他强调,大量的数据证明,改变膳食能一定程度降低摆脱糖尿病人对药物的依赖;调整膳食能逆转心脏病的发生和恶化;乳腺癌和膳食中大量动物性食物导致的妇女长期体内高水平雌激素有关;过多摄入牛奶和奶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会增加患前列腺癌风险;果蔬中的抗氧化剂能改善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平衡膳食可预防肾结石。
坎贝尔博士则提出了通过膳食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注重整体营养;坚持平衡膳食;多吃植物性食品;调整食物能防止“有害”基因表达;营养可有效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不良影响;对某些慢性病有益的营养,对全身健康同样有益;良好的营养造就全方位的健康。陈教授最后建议,中国人应坚持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膳食宝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当搭配动物性食物的中国传统膳食模式,关键是学会搭配,懂得“杂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