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降药价难抑“看病贵”
本报讯记者汪令来、蔡霞,实习生黄念报道:“我们非常拥护药品‘阳光采购’,但降药价的实惠市民真的享受了?”“解决‘看病贵’,最终还要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台下市民问,台上专家答;台上话音未落,台下掌声雷动。
| |
药价降了还要监督医院
话匣子从刚刚结束的广东省药品“阳光采购”打开。“阳光采购”是广东率先在全国的一个尝试,平均降低药价达20%以上,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肯定。对此,市人大代表田子军律师认为,如果仅认为药价降低20%,就认为老百姓看病便宜了20%,“可能过于乐观”。他指出,解决“看病贵”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医、药得分家,“如果医生和医院的收益,仍和销售多少药品有关,那么,药价可能降了,但药方可能会越来越大”。“除对药价进行监督外,政府也应对医生进行监督。”广州敬修堂药业董事长严志彪也提出,降价20%是好事,但能否落到实处,还要看医院合理用药。50元一斤的菜,老百姓可能不会买,但生病了医院开什么药,老百姓没法决定。比如感冒之类的小病,青霉素甚至更价廉物美的药可以解决的,一些医生偏偏开出第三、第四代头孢这样的贵药,“应该组织专家定期对医生的处方进行抽查和监督”。
政府已开始关注合理用药
药品降价后,病人能否得到实惠,要看医院。那么,政府对医院到底有没有监管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院长助理朱丹承认,一些医院确实存在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的行为。但他表示,目前卫生部已经明确,医生个人及机构收入不能与药品收入挂钩,“这就从政策上杜绝了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的问题”。广东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哲也表示,医生合理用药,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比较关注。比如此次“阳光采购”,就规定医院要在同类药品,先得用优质廉价的医保目录药品。另外,还会对具体的药品采购实施网上监督,监控每一个医院甚至每一个医生的用药情况,做到公开、透明。
要充分发挥社区医疗作用
广东省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主委梁小明则从过度检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说,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三甲医院为了攀比,购进了大量医疗器械,像CT、核磁共振等高级设备,香港不过几台,而广州却有几十台、上百台。有医院为了收回投资,导致一些过度检查的情况发生。梁小明建议,对于动辄一台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医疗器械,资源应综合利用。另外,他向市民建议,为降低看病费用,一般的小病应先到价格相对较低的社区医疗机构医治。不过,当论坛主持人作现场调查时,却发现绝大多数市民并不青睐社区医院。面对“是不知道还是担心医疗水平”这一选择题,大多数市民都选择了后者。还有市民发言说,不去社区医院,是因为那儿“医保不能报销”。梁小明表示,他有亲属在北美当医生,那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如果大医院发现病人没让社区医生看过,就不得报销”。要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我记得十多年前,广州就有规定新建小区必须配套有社会医疗机构。但据我所知,社会医院没怎么新开。”田子军律师说,但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这方面,政府已开始着手解决,比如今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政府就承诺投入5.7亿元投资农村医疗,城市社区医院也被要求纳入城市规划中。另外,政府还在考虑,在医保定点医院中,将社会医院放进去。广东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哲最后表示,“看病贵”的最终解决,还得依赖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目前农村70%的人没有任何保障,城市人口也有一半没有保障。如果有了全民医保体系,相信“看病贵”等很多问题解决起来,要从容得多。请关注今晚9时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