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个万亿量级的飞跃里,广东的发展走向成熟更趋科学:消耗的资源更少,产生的财富更多
广东不只是那个靠政策区位优势才成功的广东,而是不断提高自己、创新自己、完善自己的新广东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汪令来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侯恕望 吴万生
一提到改革开放后广东28年来的发展,人们总津津乐道于两段传奇。
第一段容易理解。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从一个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而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地区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185亿,发展到2001年12039亿。广东用23年,实现了首个万亿量级的积累。
第二段则更为神奇。经济总量从2001年12039亿,发展到2006年的25968亿。广东只用了短短五年,便完成了第二个万亿量级的飞跃。
这显然是一个奇迹。而更大的奇迹是,广东用短短五年时间,便改变了以前发展了20余年的轨迹,开始转入另一个更为科学的发展轨道———消耗的资源更少,而产生的财富更多。
如果将改革开放后的广东,比作一个茁壮成长的少年,那么,这样的转变就是一个漂亮的转身。而这一切,就是从刚刚过去的这五年开始。
上图:广东五年创造奇迹,日趋成熟的软件硬件令其成为创业热土
五年前,广东制造遭遇尴尬
单纯从现状来看,广东这样的“成绩表”似乎无懈可击:改革开放20多年,以只占全国1.85%的陆地面积,发展到每年贡献全国近1/8经济总量、1/7财税收入、1/3对外贸易金额,GDP较改革前增长85.7倍。
但敏锐的广东人,还是发现了其背后的隐忧。
“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环境透支。”深圳率先提出四个“难以为继”。深圳人解释说,若延续以往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开发模式,20年后,深圳将无地可用。
深圳遭遇的“成长烦恼”,何尝不是广州、佛山、东莞等整个珠三角的共同压力?
资源瓶颈之外,是“广东制造”的尴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的产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广东省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说,目前70%的广东制造业仍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而按全球一体化分工,低端就是“低门槛”、“低利润”的代名词。
五年间,广东转型发展模式
转型。与其说是形势所迫,不如说为寻找新的优势:广东要靠“智慧”而不再是“汗水”赚钱———一场轰轰烈烈的发展模式转型,就这样闪亮登场。
面对这样的转型,将珠三角作为“孔雀东南飞”的理想目地的莘莘学子们,可能理解得更为真切。
比如华为。有人问华为负责人:“华为一年销售600亿元、出口400亿元的秘密是什么?”这位负责人不假思索地说:“因为我们一年申请到的专利超过1000件!”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事实上,最让华为骄傲的财富,也正是它遍布国内及印度、瑞典、美国等地研究所的1.7万研发人员。而“美的”、“格力”等一大批珠三角企业的成功,显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是谋求发展转型,作为广东外源型经济最典型代表的东莞,与这些企业不谋而合:“东莞过去20年做了两件事:一是让全世界的有钱人来投资,二是让全中国没有钱的人来打工。而下一步要做的,是把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吸引到东莞来。”
于是不难理解,曾以“用多少外来工”作为其产业规模标志的珠三角各地,开始了从吸纳“劳力”向“脑力”的新比拼。“现在不是‘民工荒’,而是既懂工艺又懂技术的高级技工荒”。
五年来,广东打破“吃产”怪圈
有句俗语,叫“多吃多占”,大概的意思是做得多、用得也多———不过,近年来不断上演“漂亮转身”的广东,却打破这一怪圈,正渐入“吃得少,产得多”的佳境:GDP多年遥遥领先全国,作为能源消耗重要指标的“万元GDP能耗”,却是全国最低。
原因何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是产业更值钱了。过去五年,珠三角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通信电子、电气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三大新兴产业为例,如今已是珠三角的三大主行业,2005年工业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2.64倍!
二是产业附加值更高了。第三产业发展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06年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继续居各省市首位。而广东三产税收,则高达2248.83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为53.5%,首次超过了闻名遐迩的“广东制造”。正如越来越多这样的新“第一”,正在悄悄改变人们对广东的印象:广东不只是那个靠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才成功的广东;而是不断提高自己、创新自己、完善自己并形成内在强劲动力的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