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
记者 周昱麟引子:今年的5月18日是第30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桂林的子民,理应知晓自己城市的历史。而珍藏着2万4千余件珍贵历史文物的桂林博物馆,恰似山城的一面镜子,生动地记录了从史前至当代桂林乃至八桂大地的岁月沧桑,荣枯兴盛。
史前文化:中国南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坐落在市郊西山的桂林博物馆,兴建于1988年,迄今近20个春秋。它分为历史、民族、陶瓷和礼品4大展厅。民族厅展示桂林和广西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风情,陶瓷厅保存着以明清瓷器为主的3000余件古陶瓷,其中300余只梅瓶堪称国宝。礼品厅展出山城解放以来,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馈赠的400余件礼品(连馆藏的共2300余件)。历史厅则以数以万计的丰富物品反映出远古到近代桂林与时俱进的历史和文明。
桂林史前文化的重要代表作有二:一是从雁山庙岩遗址出土的“夹砂粗陶片”。经中国科学院、北大考古系和澳洲国立大学等多家权威科研机构检测鉴定,这是3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陶片之一。该文物遗址在雁山李家塘庙山南麓,在该遗址发现一口灶具和两具不完整的人骨,并出土有大量石器、骨器和陶片等。
二是位于市郊独山西南麓的甑皮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一万一千年至7600年的古文化遗存。发掘出火塘、灶坑和多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及随葬品。同时还出土了多种动物化石,其中哺乳类动物化石有25种,是“目前出土东洋界中国亚区动物群哺乳动物属种较丰富的一个点”。基于这两大文化遗址的发现,我们可以向世人骄傲地说,桂林一带是古华夏民族南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汉唐开发:岭南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桂林东北部有一条狭长的谷地“湘桂走廊”,东部有恭城的龙虎关,均为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要道,周围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譬如平乐县银山岭战国时期古墓中出土的方耳铜鼎,兴安县界首镇出土的汉代陶瓦和陶釜,恭城秧家村出土春秋至战国时期的斧、钺、剑等,反映出当时我国南北文化的交融,也证实了生活在岭南桂林一带的西瓯人已进入青铜器的文明历史阶段。
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置始安县治,是桂林城建的开始。辖区包括今桂林、临桂、兴安、阳朔、永福等地。三国吴甘露元年,在汉代始安县的故地建置始安郡,郡治仍在今桂林。隋唐我国进入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南北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桂林逐渐成为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当时桂州的治所在桂林,手工业成为唐代桂州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桂州的金属制品、瓷器和纺织品都颇有名气,其中尤以瓷器和桂布(即向皇帝进贡的临桂六塘古镇的麻布)工艺最精。譬如建于唐代的市南郊柘木镇上窑村的桂州窑,产品有青釉瓷和佛教建筑构件两大类,其文饰采用镂空、划花、印花等装饰技法。瓷器造型端庄,釉色纯正,器面光润,显示出极成熟的烧造水平。唐代,属佛教南传的路线之一的桂林,已成为我国南方的佛教胜地,石刻造像端庄丰满,衣饰简朴,小巧玲珑,刀法娴熟,成为中国华南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对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由于李勃、李商隐、柳宗元、元晦等一批文人官吏的开发,桂林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宋元明清:繁华的“西南会府”
到了两宋至元明清时期,桂林均为广西军政、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宋代城中已是“崇墉复宇,显敞壮丽,通衢之衍”,街市之盛,堪称“西南会府”。而宋代的手工业在生产规模、产品种类、数量质量上均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尤其是为适应“海上陶瓷之路”外销的需要,桂林地区的制瓷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譬如兴安的“严关窑”釉以青色为主,并有姜黄、酱黄、玳瑁、月白、天蓝等丰富的色彩;永福洛清江畔的“窑田岭窑”烧制的瓷器,胎骨细薄,釉色莹润光泽,器型也更加丰富。
桂林在宋元时石刻十分丰富,现镌刻在城北鹦鹉山上的“宋静江府城池图”,是世界城图绘图的“老祖宗”,它用20多种符号标志了山川河流城廓城防等各种地形地貌和建筑,精确生动地描绘了700多年前的桂林城,是桂林的又一件“稀世珍宝”。
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将侄孙朱守谦册封为靖江王,藩国在桂林。从明初至明末,有11代靖江王与王妃宗室埋葬在市东郊的尧山。王室成员们死后有大批的梅瓶作陪葬品。从上世纪80年代起,市博物馆为防止文物流失,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整理,共得到300余个明代梅瓶。其中陶梅瓶60余只,青花瓷梅瓶250余只。青花梅瓶造型多样,有大型的,圆腹直口的,鸡腿和圆腹长颈的等13种;釉色多达12种;文饰可分为龙纹、凤纹、花鸟鱼禽和人物纹5大类31种。图案多彩多姿,瓶上绘有穿云、抢珠、出海的龙和龙凤呈祥等,记录着历史、民族和神话故事,堪称价值连城。
近年来,桂林博物馆特邀了叶文程、耿宝昌、张浦生等一批国内高级文物专家对梅瓶作了全面的甄别鉴定,惊叹它是瓷器版的“清明上河图”,属国宝级文物。
艺术之宫:桂林永恒的魅力和城市风采
市博物馆葛华馆长对记者说:除了上述珍品,馆中还有明清至民国和现代名家的字画2000余件,比如明王宠的草书,清钱松岩的《漓江渔乐图》,王时敏的山水,李秉绶的竹子,李吉寿的梅花,马荣升的蜂猴图和当代关山月、白雪石、黎雄才、吴冠中、阳太阳、李培庚等的国画、油画和版画等,都是难得的珍品。至于民族厅中各族人民历史悠久的刺绣绘花织布,独具一格的民居民俗,如祭祀祖先的铜鼓等器物,也极宝贵。礼品厅中的带有异国风情的赠品,显现出解放以来桂林与五湖四海朋友们的来往和亲密关系。总之,该馆馆藏之艺术品门类之齐全,数量之丰硕,历史之久远,价值之宝贵,是与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名实相符”的,也是在我国同类大小的城市中极少见的。桂林的历史和文化是桂林的人民大众创造的,建立博物馆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把桂林积淀深厚的文明文化给予人民分享,让每个市民都有机会走进家乡的艺术殿堂,领略这个孕育了山城人民数千年的城市永恒的魅力和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