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在接听“预防自杀热线”电话。本报实习生 张魁
摄
43岁的朱海有一个心愿:“拯救”1000名试图自杀的人。每帮助一个人,他都会跟对方签一份“不自杀合同”,截至昨天,这样的合同他已拥有811份。
朱海的心愿始于2005年,当年9月他开通预防自杀热线,通过电话劝解、面谈开导等方式,帮助心灵陷入绝境的人。
虽然不被亲友理解,目前经济上也已显现窘境,不过他说仍会坚定地向拯救1000人的目标前行。
朱海说,救人是会上瘾的。
受助者的感动 崇文区的李乔(化名)曾是朱海众多“患者”之一。
4月7日,接到记者电话,李乔说她已很平静。去年,李乔和丈夫离婚,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当时人很憔悴,觉得活着都没意思。”李乔说,去年11月,她动了轻生的念头。后来,在好友的劝解和推荐下,她找到朱海。
“有些话不能跟亲友说,怕人笑话,开始只想找个陌生人倾诉。”李乔说。面谈开始后,李乔感觉跟朱海聊天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亲切,“他讲了很多我从前没去想过的道理”。
李乔还记得朱海说,“人生坎坷谁都会遭遇,关键要战胜自己,很多年后回头再看,其实什么都可以放下”。李乔说,朱海说的话在她心中洒下一捧阳光,“面谈后,感觉很释放,从那天起心情慢慢转好”。
面谈结束后,朱海每个月会给李乔打两三次电话,进行回访,李乔会在电话中讲述她的近况。
“现在我心情已完全平静,感谢朱海把我从绝望边缘拉回来,希望它能帮助更多的朋友。”李乔说。
李乔只是朱海帮助的人中普通的一员。据朱海讲,到目前为止,“朱海预防自杀中心”已帮助了800多人,他们都是有自杀念头或自杀倾向的人。
帮助寻找希望 前天下午3点,南三环洋桥附近一家宾馆3层,“朱海预防自杀中心”,一位中年男子刚刚结束与朱海的面谈。他离去前看到记者,点头微笑。朱海告诉记者,该男子生意场上失意,曾服毒自杀。
朱海的工作室不到10平方米,临门的沙发前是办公桌,桌上有红色和白色两部电话。据记者了解,朱海的工作室曾三易其地,从最初的十里河、潘家园到现在的洋桥,除却租金因素,朱海最重要一个标准是一定要有阳光。朱海说,阳光和花草总能带给人希望。
从下午3点到5点,朱海共接到8个求助电话,求助内容不一而同。朱海在电话中询问对方的情况,并约定面谈时间,电话结束时,他总会说:“我肯定会尽力帮助你。”
除这8个电话外,朱海还接到福建泉州何先生打来的电话。何先生在电话中说要再到北京感谢他,朱海听了,说:“你来吧,我还答应陪你去天安门呢。”
朱海说,何先生是做矿石生意的,生意失败了萌生轻生念头,今年1月,多次电话沟通后,何先生赶到北京跟朱海面谈。
面谈时,朱海除进行心理开导外,还帮助何先生分析多种矿石品种的开发思路,“我会用多种方法帮他们找到希望”。
“不死合同”与回访 除接听求助热线外,前天下午朱海还对一名受助人进行了回访。该受助人是一个30多岁的女记者,几天前她倾诉说自己4次恋爱均以失败告终,并且伤害愈来愈重,心灰意冷。
“心情还不错吧?”朱海问道。
得知对方情绪仍低落,朱海说,“你的文章我每天都看,你很有才华,真的,你一定可以找到爱你的人的,你现在只是需要学习一下怎么谈恋爱,看清楚什么是真爱,等三个月你平复以后我帮你找,我来帮你把关……”
回访尾声时,朱海轻声说,“找你的男人会是幸福的。”
听筒里传来“谢谢你安慰我”。
挂断电话,朱海说,电话是初步交流,他更喜欢面对面沟通,这样便于交流和产生信任感。
每次与受助者面谈,如果帮助“成功”,朱海就与他们签订“不自杀合同”。朱海说,大部分受助者都签。
在朱海工作室内有一个大的档案柜,里面存放着一个厚厚的蓝色档案夹。这是一年多来,来访者在面谈时同朱海签订的811份“不自杀合同”档案。
档案共分6页,分为求助者遭遇、病因分析、救治方案等部分。每份档案都有详细的记录,后面附有求助者手写的“不自杀合同”。
其中一份“不自杀合同”写道:“承诺书:得到朱海团队的免费救助,现向朱海团队保证,以后永不自杀,否则愧对朱海和父母爱人兄弟朋友……”
为保证合同“履行”,朱海制定了电话回访的制度,“视情况不同回访次数也不同,但都是在确认求助者心理状态稳定后才停止回访。有些情况严重的,到现在都保持着联系”。
通过签订合同和电话回访的方式,朱海成功帮助了许多心灵陷入困境的人。
亏本的“生意” 从事“拯救”事业的朱海,本身是学美术的,2005年,他开始学习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并获得了相关认证。2005年9月开通预防自杀热线,2006年他招聘心理辅导师,一同进行“预防自杀”的公益行动。
目前,朱海共有5名员工。职业心理咨询师郭先生每周在中心工作两三天,“我不图工资,在这里每个月只开一千多块钱。我是觉得关注自杀是个更重要的主题,在这里能帮更多的人。”
郭先生说,“生命很脆弱,需要人呵护。人一旦陷入感情之中有时候会难以自拔,这时候有人点拨一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郭先生认为,“朱海预防自杀中心”所做的事非常有意义。员工小吴也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个很高尚的工作”。
朱海把他们所做的事,称为预防自杀事业,这个事业与金钱收益无关,救助和劝解全程免费;而朱海每月要支付广告宣传费用、房屋租金、员工工资、电话费等。
在网上,有网民评价朱海是“笨蛋”,“只有笨蛋才做如此亏本的买卖”。
朱海说,一年多来他已投入40余万元,但“永远不会通过这个赚一分钱”。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朱海靠积蓄维持的事业已日见窘迫。前天下午,交完600元的网站改版费后,朱海说他现在的钱还能再支撑一年,一年后他可能就要暂停这件事,继续做生意挣钱,等挣够了钱再回来做。
除了经济上的问题,朱海的心理上也在承受“损伤”。由于总是接触他人不好的情绪,听到不好的事情,自己在心理上也难免会有郁闷。这样的时候,一方面靠自我调节,另一方面,需要同事间的相互开导。
不过,朱海认为,他的事业并不亏本,“我救人体现了我的价值,这些爱心不能用钱衡量。”朱海说,这项事业一定会继续下去。
追寻“人生的价值” 做“亏本生意”的朱海,曾是一名做建材生意的商人,“赚了点小钱”。不过,朱海说他一直觉得商贾生涯并不是他想要的,他一直在思考人生价值所在。
朱海说,2002年他读了一本书,书中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你帮助别人成功是大事情,做这个吧没错。”联想到当时社会上频发的自杀事件,朱海萌生了开辟一条预防青少年自杀热线的想法,“帮助人成功是大事情,帮助人不死不是更大的事情吗?”
朱海在上海做出了一套详细方案,但他的想法遭到朋友们的反对。2005年夏天,朱海到北京。他经常前往北京大学听演讲方面的讲座,并改变自己的江浙口音,以便和救助者沟通。
当时与他同住的是一名山东男子,在京3年事业无成,整日称要去撞车或去卖肾,卖肾的钱花了后就自杀。
“他是我劝过的第一个人,我帮他租床买饭,帮他指明出路,半个月后他情绪稳定返回山东,随后就结婚了。”这件事,更坚定了朱海“救人”的信心,当年9月,“朱海预防自杀中心”成立。
在朱海的同事郭先生看来,朱海很有艺术家气质,并且很“浪漫主义”。“他曾说过,现在他是在做快乐的事,做这样的事内心会越来越充实。”
据朱海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远在浙江的家人一直以为他仍在做生意。后来家人了解了情况,一致反对:“你没多少钱,搞什么慈善?”
不过,朱海说,这件事一定坚持下去。
让朱海宽慰的是,16岁的儿子很支持他。朱海的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觉得爸爸做的事情比挣钱更重要,更有意义,他希望以后能到北京跟爸爸一起,“我也想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链接
关于自杀的数字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003年呈送卫生部的报告显示,据保守数字,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基于保守估计,自杀是我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是15-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我国每年有150万人遭受亲友自杀死亡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400万人遭受亲友自杀未遂所带来的严重伤害。自杀死亡给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持续10年。本报记者王鹏实习生
周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