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国家发改委刚发布通知自本月16日起调整188种中成药价格。与此同时,近百家药企联合上书国务院,称“以药养医”是“看病贵”问题的根源,单纯的药品降价不能解决问题。发改委曾坦言,“医药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与药品价格走低有关”,并指出“一些临床常用廉价药,由于利润有限,生产企业不愿生产,经销商不愿经销,医院不愿使用,最后退出市场”。 |
国家发改委第23次药品降价令悄然而至,久困于“以药养医”体制的近百家药企再次出击,于上周第二次上书国务院反映“以药养医”的弊端并建议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
根据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的通知,决定自本月16日起调整188种中成药价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6%。从2006年年初至今,国家发改委已将纳入药品政府定价目录内的所有中成药价格全部调整了一遍。
同样是昨日,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传来消息,一份近百家企业联合签名的建议,已于上周辗转递送到国务院。
今年年初,该协会曾代表百余家药企首次上书国务院。在向国务院递交的《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中,包括石药、鲁抗等国内医药企业巨头在内的100多家药厂认为:单纯的药品降价,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而“以药养医”这个体制性顽疾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该协会上述负责人透露,国务院已对他们的首次上书给出了批示,但目前尚无实质性举措。2006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这些企业累计亏损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发布上述数据时坦言,“医药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与药品价格走低有关”,并指出“一些临床常用廉价药,由于利润有限,生产企业不愿生产,经销商不愿经销,医院不愿使用,最后退出市场”。(赵艳红)(来源:北京商报)
延伸阅读:百姓对于医改方案有何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