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创业计划”引出老武工队员故事
邵建波,一个成功的商人,6岁那年,一位解放军战士从大卡车车轮下救出了他,这份感恩,让他对军人一直“情有独钟”。在23年里演绎着扶贫扶志的传奇,先后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帮助2000多人走出了生活的困境。为此,他曾被中华慈善总会等20部门联合授予“中华杰出公益慈善人物”和“爱心形象大使”称号。
刘士枫,一个英勇的战士,在日寇的铁蹄下,离开亲人独自参加“武工队”,与铁道游击队一起在敌人的心脏插上“尖刀”——锄汉奸、扒铁轨、打车站,枪林弹雨没有吓倒过他。
媒体关于扶贫的报道,让这两个毫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一个尘封半个世纪的动人故事
近日,在我市南大街开办皇后大道流行前线时尚广场的邵建波,出于自己的“军人情结”在常推出了他的扶贫创业计划,面向广大的下岗工人、残疾人、低保户,尤其欢迎退伍军人和军属来创业。
这个消息见诸于媒体后,引起很多下岗工人的关注,刘士枫的女儿刘琴娣就是其中一位。“邵总的模式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风险很小,我想试试。”谈到与邵建波的相识,刘琴娣很激动,“见到邵总后,他问我家里有没有军人,我愣了愣,一想,父亲说过一些他参加抗日战争的事情,就把我知道的告诉了邵总。”
让刘琴娣没想到的是,邵建波一下激动起来,当即表示要去看看老人,刘琴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邵来到父母家中。
刘士枫今年已经81岁高龄,和老伴居住在戚墅堰区梅港新村4幢甲单元502室,4个子女多年前下岗,一家人生活清贫和睦。
眼前的景象,让邵建波心情沉重起来,刘老家的厨房烧的是柴火,厕所里没有抽水马桶,家里只有一盏灯,还是5瓦的。在与老人促膝长谈后,邵建波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老人是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队员!刘士枫老人祖籍山东微山县,十多岁参加革命,加入了地方军区武工队。在老人提供的两本证书上,记者看到老人1945年参军,1957年从三野警备三团二营转业。先后在武工队、临城县独立团、陇海大队和警备三团工作过,转业后在常州洗衣机厂工作至退休。
配合铁道游击队打日本鬼子
昨天,记者跟随邵建波再访刘老。我们的到来,让老人重新打开了尘封的记忆。
“十六七岁那年,我们村上刘士超从外面回来,我和他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那天晚上,我们睡在一起,我突然摸到一个铁杆子,吓了一跳,掀开被子才发现他抱
着一杆枪,第二天,他就让我跟他走,去打日本鬼子。”刘士枫的父母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支持儿子的决定。于是,他跟着刘士超加入了微山县武工队。
让刘老记忆犹新的是,武工队大队长张建明对他们这两个大孩子特别照顾。“张队长人高高的,很英武,一层平房他跳几下就上去了。”
当时与微山县武工队在同一地区活动的,还有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武工队经常配合铁道游击队进行抗日活动。有一次,铁道游击队急需军用物资,和刘老所在的武工队商量后,决定里应外合,端掉设在沙沟站的大型军火库。刘士枫当时负责警戒任务,由于当天夜里起大雾,加上车站有内应,铁道游击队很快打开了军火库,将大量军用物资装船,运往微山岛,大大充实了当地抗日队伍的实力。
多年来,刘老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员工,从未主动向社区、民政等部门反映过自己的情况。因此,他也一直没有享受相关待遇。他就那样心甘情愿地过着清贫的生活,让人敬重,让人感动。
然而,刘老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大约在两年前,刘老参加一个当年武工队战友的葬礼时,从战友遗孀那里得知武工队大队长张建明还健在,住在上海。得知这一情况后,老人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1957年从警备团转业后,就再也没见过老队长,半个世纪过去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与张建明见一面,“没有他当年的照顾,我也不会有今天,我要谢谢他!”邵建波表示,自己会尽力帮老人“圆梦”。
本报将密切关注邵建波帮助抗日老人刘士枫的“圆梦”行动。童童
|